首页 >> 职场知识>> 职场资讯                                                                    

“被就业”风何时是尽头?

类别:职场资讯  时间:2025-01-16   已浏览: 2020 次
    只有先签订就业协议,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些老师类似的暗示,让部分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得不临时找一家单位在就业协议上盖章,冒充已被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离校之时,类似的“被就业”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对此,教育部办公厅6月10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阶段各项就业工作,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这一纸通知,能否刹住毕业时“被就业”的虚假之风?

  现象:

  毕业生“被就业”非个案

  近日,南宁一网友发帖称,“学校发给学生每人三份毕业就业协议书,不能找单位签协议的学生不能拿到毕业证。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寻找公司签订协议,不论是否在该公司就职,以此增加学校学生就业率。”

  记者调查发现,广西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也曾遇到老师类似的催促。现任职于某事业单位的小华(化名)告诉记者,他大学学的是“冷门”专业,就业率不大理想。临近毕业时,班上还有一半多同学没有找到工作。

  小华说,临近毕业时,上至学院分管领导,下至辅导员,都在催促他们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否则“你们不签订就业协议,档案和户口都没有地方托管。就会像一些没签就业协议的师兄师姐,毕业后档案和户口都丢了”。最终,班上20多名没找到工作的学生,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都与一家大家并不熟悉的用人单位签约了。然而,这些签约的同学,没有一人成为该单位的正式员工。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案,“被就业”现象在网上被广泛讨论。网友“gfxzjun”说,他们毕业前不交就业协议书,学校各部门就不盖章办理离校手续,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只能到处做假。网友“顺时针”也反映,“临近毕业前几天,学校通知把没有签约的就业协议交上去,等离校前再发还时,就业协议已经签了,我光荣‘就业’了。”

  曾在南宁一高校就读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宿舍7个室友,没一个在毕业前找到了工作。为了顺利拿到毕业证,一室友花30元刻了个印章,帮班上至少5名同学顺利“就业”。室友调侃说,30元钱就可以开公司了,他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总理、副总经理,解决了不少人“就业”。

  南宁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近三年来曾为6名学生签订过就业协议书,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公司员工。他们都是“为了应付学校的催促,先上交就业协议书,才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探析:

  谁得了“被就业”的好处?

  对于一些学校将签订就业协议和毕业证挂钩,从而提高就业率的做法,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一个极端做法,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曾“被就业”的小华说,由于毕业前“被签约”在一家不大熟悉的单位,至今他的人事档案还留在那家单位,档案转递手续非常繁杂。一个月前,他曾托人办转档案手续,可是事情一点眉目都没有。

  “‘被就业’对学生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广西某三本院校一名班主任老师说,国家统计高校就业率的初衷是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参照。但在虚假数字的指引下,本来最值得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会被忽略。按照相关规定,这些就业困难群体本来可以获得一些就业帮扶,但他们既然已经“就业”了,就只能自己四处谋求出路。

  “高校要玩这个‘数字游戏’,是因为掩藏在‘被就业’背后的,是尴尬的就业率。”南宁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小刘说,学校不把就业率搞上去,就可能被撤专业,没有专业就招不到学生,没有学生就没有钱,没有钱的事谁也不干。

  广西一所高职院校的行政人员透露,就业率造假的现象不仅在民办高校较为普遍,公办高校也同样存在。高就业率能给高校带来诸多好处:上级部门重点表彰、媒体舆论大力宣传、进一步促进招生……相反,如果就业率不高,学校自身的办学规模会受到限制,招生名额会减少,办学经费也随之减少,如此恶性循环,学校必会陷入困境。

  建议:

  不公开就业率,避免高校造假

  针对高校毕业生“被就业”、“不就业就不能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情况,教育部办公厅6月10日下发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严格加强对用人单位信息和就业相关材料的审核,不准以各种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通知中,教育部重申,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就业先进评选等工作中作假、违规者将实行“一票否决”。

  据了解,高校统计就业率的主要依据之一,便是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通常而言,毕业生只要签订了就业协议,就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工作。如此简单的手续,让一些高校轻而易举就能让就业困难户们迅速“就业”。

  对此,一些高校毕业生认为,尽管教育部门多次强调,高校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但是“被就业”现象近年来仍层出不穷。这一现象,光靠教育部门的一纸通知,是难以真正杜绝的。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华教授认为,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将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名毕业生那里。而且,每一名毕业生应该从权威部门了解自己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条件。对于就业率,教育部门只有采取“统计但不公开”的方法,才能从根源上防止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教育部门统计就业率的初衷,是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参照。然而,目前的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考核指标之一,这无形之中逼着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如果教育部门统计的就业率,只作为内部工作参考,不为招生宣传而对外公布,这样就可以避免高校在就业率上造假。


相关文章阅读

1、大学生身无分文的生存挑战 昨天(27日),南岸区洋人街成为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130名大学生的生存考场:除了往返学校的车费,不能多带一分钱,以挣钱多少论胜负。   经统计,8个半小时里130名大学生共赚钱5058

2、校园恋爱:大学生莫为“练爱”而恋爱 随着各种电视相亲节目风靡全国,眼下,这股“相亲风”也刮进了大学校园,各地频现校园版“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连连看”,对此专家提醒——大学生莫为“练爱”而恋爱。   恋爱,如今在大学校

3、未来10年的创业前景   什么是2011年,甚至下一个10年最有“钱景”的行业? “关注未来的行业。”第三届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上,英特尔投资中国区投资总监吴蓉晖说。 史玉柱曾说过,“我能看懂3年以内

4、尹志斌谈创业: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尹志斌,湖南宁乡人,1975年出生,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任长沙市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2006年4月1日,创立湖南境内第一家电子商务网站(958shop。com),2010跻身湖南省长沙市电子

5、清明节和兼职 好几年的清明节,我都没有回家祭祖了,今年也一样没有回去,心里是很不好受的。 清明节算是个不太喜庆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祭祖的节日。每年的4月5日前后,全家人带上香烛纸钱到先人的墓前祭拜,顺便清扫一

6、传统文化论文:太一生水与明堂制度 太一生水与明堂制度——对东周以后明堂制度之起源的一种考察 王国维先生有云:“古制中之聚讼不决者,未有如明堂之甚者也。”[1] 诚哉斯言。明堂制度之复杂难究,盖出于后世之不断附益,此点

7、“网络猛于虎”——告网上求职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都喜欢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寻找工作信息,快捷、方便、准确。动动手指头,几百个相关工作岗位等着你去选择,谁还要忍着寒风或冒着酷暑去人满为患的招聘会。招聘会?那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才会的地方。

8、大学生想创业 先摸清门道 2010年8月10日,合肥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开业,可不到两个月,这条年轻的创业街就遭遇停业整顿,19名大学生摊主被取消经营权。 2011年2月21日,记者再次走访大学生创业一条街,创业街

9、网络兼职,让搜索引擎为我们指引 只要知道上网,对搜索引擎应该都不陌生,就算只是菜鸟级网民,都知道要在网上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必须得通过搜索引擎来实现。但凡是网站都备有这样一个方便用户查找资料的搜索引擎。对于我们国人来说也有非常熟悉,并

10、2011最新英文简历范文 SECRETARY (SENIOR) Sandy Lin 15/F,TOWER2 ,BRIGHT CHINA,BUILDING1,BEIJING. OBJECTIVE To contrib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