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毕业论文                                                                    

体育论文: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类别:毕业论文  时间:2024-05-21   已浏览: 2421 次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一年级,只有在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几年来在低年级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的感到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指导、激励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一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有抓住习惯养成的良好契机,施展教育教学的魅力,就一定会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一年级小学生   习惯  养成

随着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国家制定了《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以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中的发现的一些行为习惯现象。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常规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 ……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 上课 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学生去打扫干净,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班级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同学和家长的欢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同学们把自己的奖项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最佳活力奖”、"不乱扔纸屑奖"、“跑步第一名”、“做操第一名、……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和口令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我通过"电话热线"、"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活跃,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相关文章阅读

1、面试:化妆在求职面试中的重要地位 化妆,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占了极重要的位置。再怎么天生丽质的人,脸上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缺点,化妆可以改善这些缺点。而现代的化妆技术更是已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不得不让人惊呼:“原来,丑女和美女

2、蚁族,离梦想还有多远 蚁族,名词解释为:那些聚居于城中村,收入不高、工作不稳定的“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 “蚁族”原指族居起来的拥有“高智商”的蚂蚁,现在用它来形容城市里蜗居的大学毕业生,既生动,又形象,真可谓惟妙惟

3、年后“欲跳族”正在紧锣密鼓的“未雨绸缪” 春节的脚步临近,此时人才市场也渐显清冷,一些单位正着手做年终总结以及来年的招聘方案,而求职者也开始放缓了求职的脚步准备回家过年。此时,表面平静的人才市场,实际上在招聘与求职方面是否有所变化呢?

4、恋爱需要实名制吗? 近日,有网友在“人人网”上爆出“猛料”,称有的大学将要实行“恋爱实名制”。甚至上传了学校用于摸底调查学生恋爱情况的表格,信息具体到“姓名”、“学号”、“是否恋爱”、“恋爱对象是否为本省”、“恋

5、看企业“用工荒”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辩论,论的是,企业“用工荒”,用钱留人OR用情留人。 许多网友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绝大多数选择的是“用钱留人”,支持率高达86%。 让我选,我也只会选“用钱留人”。为什么不呢?企业

6、吉大科技园鼓励大学生创业 并给予扶持 近日,长春伍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又拓展了一笔新业务,与一家瑜伽会馆合作,团购取得了会馆0。47折的优惠卡。短短几天内就有300多人参加团购,公司也取得了创立以来的又一笔好业绩。长春伍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

7、工作执行力的重要点 一家企业下属员工的工作执行力强与弱关系到该企业的发展,而该企业领导人的执行力强与弱是该企业是否能往良好大方向发展的关键。 外企或是国内的大企业、小企业、私企等,都要求员工绝对服从为第一准则,其次是员

8、山东技校毕业生就业率远远超过高校生   新华网济南1月14日专电(记者袁军宝)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董国勋14日表示,山东省2010年技校招生人数为14.7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这一比例高于2010年底山东省内高校应届毕

9、2011出色简历的衡量标准 HR在筛选求职简历时一般会重点注意几项内容:应聘者的期望;公司招聘岗位所需素质相关的表现,如学习成绩,社会工作经历,体现个人优秀素质的独特经历;另外,也注意教育背景,学历,专业,毕业的大学求职简历制作

10、河北:选聘3815名大学生"村官"   新华网石家庄3月15日专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委组织部获悉,2011年河北省将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3815名,任职期限一般为3年。网上报名工作自15日正式开始。   按照规定,此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