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职场资讯                                                                    

7女大学生就业靠父母 因为就业遭性别歧视

类别:职场资讯  时间:2024-01-10   已浏览: 2043 次
    求职时,女大学生是自己拿主意还是遵从父母之命?上周,本报联合山东人才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期一周的调查后,报告显示,约65%的女大学生找工作是听从父母之命,而这部分人中的近七成表示对现在的工作并不满意。
    近七成女生依赖父母就业
    在别的同学奔波于各个招聘会投简历、面试时,大四女生于晶却在寝室看视频、玩游戏。室友问她怎么不着急找工作,她说,父母几个月之前已经跟她说了,毕业之后就去银行上班。虽然自己学的是英语专业,从来没有接触过金融方面的知识,但是于晶一直以来就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这回找工作也不例外。
    大四女生王芳的工作也是出于“父母之命”。王芳的性格比较外向、活泼,计划毕业后到北京去闯自己的事业。她的父母却想让她在老家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不情愿,但是又不忍让父母失望,王芳就到父亲的单位谋了一份文职。工作一年,生性好动的她发现越来越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觉得整天坐办公室很无聊。
    无论是于晶的“依赖性”就业,还是王芳的“被就业”,这两种现象在当前的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次调查问卷数据显示,约65%的女大学生找工作是听从父母之命,仅有约30%的女大学生会自己拿主意确定职业方向,还有约5%的女大学生,毕业时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改换工作这一问题上,女大学生也表现得极为消极。调查中,近七成被调查者对听从父母意见所找的工作并不满意,而问及是否想换工作时,约5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现在就业压力大,还是先干着吧”。仅有32%的人选择了会换工作,并且不再听从父母之命,自己决定职业方向。还有17%的人虽然也想换工作,但是还是要“依赖”父母的帮助。
    求稳定与就业歧视是原因  
    山东人才网总经理王志勇分析说,女大学生之所以“依赖性”就业和“被就业”,有一部分是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一部分社会因素。
    王志勇说职业“求稳定”是这一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大部分家长认为,女大学生应该从事一些像公务员类的稳定工作。本次问卷调查数据报告也证明了:在这些“稳定”单位工作的女大学生,其中95%都是来自“父母之命”。
    另一个社会原因就是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据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的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感觉更困难。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1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
    小赵是某知名理工大学的研二学生,明年毕业的她今年就曾经去学校的校园招聘会上“热身”,提前了解一下就业形势。她发现,今年高校招聘的辅导员岗位全部都列出了,两个条件:党员、男生,女生的简历用人单位根本就不收。
    小赵的学姐们告诉她,去年的要求还没有这么严,没有性别上的限制,但是今年却列出了只要男生的条件。学姐们分析,可能是今年的就业压力更大了,用人单位才会更挑剔。辅导员是个跟性别关联不大的岗位,女生其实完全能够胜任。
    提前规划职业才能更自信
    针对女大学生“依赖性”就业和“被就业”现象,王志勇说,根本原因在于这部分女大学生没有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在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时,不要过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要明确个人的职业需求,并且相信社会会提供给自己机会,同时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寻求工作机会。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女大学生在求职上能动性不够的问题。例如其中一题:假如在毕业之前,父母已经给你找好了一份工作,但是这份工作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不太好,你还会不会主动找工作?结果显示,仅有15%的人会主动寻求新的工作,其他的人则选择了被动就业。
    对于社会中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现象,女大学生要客观对待,不要将性别与某种职业挂钩,择业时才更有自信。

相关文章阅读

1、职场现象:“短工”远胜“长工” 在我们中国古代,人人争相当“长工”,没有人喜欢做“短工”的,因为“短工”的待遇远远不如“长工”,而且工作又不稳定,这家还没做完就得为找下一个东家考虑。而放眼现代社会,职场“短工”已成为现代人最喜欢的工

2、伦理道德专业论文:论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参与主体 论中国当代慈善事业参与主体 作者:许琳 主题类号:C41/社会保障制度 【 文献号 】1-557 【原文出处】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西安 【原刊期号】200003 【原刊页

3、体育论文:浅析小学体育课学生自卑心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也正接受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优胜劣汰,这是竞争的必然。对于强者,跌倒了,大不了再爬起来。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这时候自卑心理很快占据了主导位置,难以再站起来

4、写手的创作灵感 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念书,却很喜欢看小说,言情的、武侠的……凡是课外读物都能看得津津有味。那个年代,正是琼瑶小说的鼎盛时期,所有女生都看得如痴如醉;而男生就是金庸、古龙、梁羽生……到了上高中,琼瑶已封

5、外国语专业论文:话语分析二十年 提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产生的历史背景,追踪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不同 特点。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不同看法,诸如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划界、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 ,也作

6、不要自卑,要自信 自卑,是人类性格中的小小缺陷。通常如果某个人觉得自己太差,无论哪方面都比不上别人,于是一直轻视自己,久而久之,自卑的性格养成。程度轻的或许只是对自己的社交圈造成一些阻碍,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很难成功;

7、在销售中成长 以前所说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在很早很早之前已不再适用于现实状态的生存,现在的商品存在的普遍现象,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于是,催生出了“销售”这样的一种特殊行业。 销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也是日常生

8、看企业“用工荒” 在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辩论,论的是,企业“用工荒”,用钱留人OR用情留人。 许多网友都发表自己的观点,绝大多数选择的是“用钱留人”,支持率高达86%。 让我选,我也只会选“用钱留人”。为什么不呢?企业

9、上海工商: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互联网创业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已愈来愈重要 ,网民的需求也在

10、冷风中透出的那丝暖意 这个城市的气候现在变得很奇怪,在冬季,出太阳的时候也热得要命,而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却冷得要命。对于在去年过了一个暖冬的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得多。 12月25日,是西方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