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创业先锋 磨铁图书沈浩波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3-12-31   已浏览: 2096 次
    “我一直特别拧巴,因为诗人和商业的距离太远了。做企业,其实是在挑战我的本性。”对于写诗和出书这两件事的关系,沈浩波始终分的很清楚。
  在一般人看来,比起现代诗人的身份,商业上的光环——畅销书的幕后推手、中国最大民营图书公司掌门人、磨铁图书CEO,似乎更能注释沈浩波。然而,沈浩波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沈浩波觉得最烦人的事情是:企业的事务太多,以至于把他写诗的时间都占用了。
  实际上,在这一年里,磨铁图书经历了公司发展的重大分水岭,不仅获得了来自鼎晖创投与基石资本的一亿元风投,还组建了分公司,“创意团队加平台运营”的架构初见规模。
  但是,所有商业上的成就只是写诗的前提。在沈浩波看来,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并不是要挣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能早日卸下“CEO”的头衔,重新回归诗人身份。“快了。明年,我的头衔就换了,不再是CEO,而是一个虚衔。”
  从诗人开始
  显然,沈浩波写诗的历史比其做商人的历史要长得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上大学的沈浩波就进入了诗人的圈子。写诗,办杂志、和朋友“瞎侃”,成了他当时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很多受不了“朝九晚五”羁绊的上班族一样,做一个自由的人成了沈浩波创业的最初动机。
  因为从业经验和爱诗的心,沈浩波很自然地将发展方向定位于图书出版。2001年,他向朋友借了十几万,创立了图书工作室。“既然写诗不可能养活自己,那我就做出版挣钱。这样,我的精神世界仍然是自由的。”把理想和现实分得很开,这是沈浩波自认为与很多想赚钱又想保持清高人的最大不同。
  最初,沈浩波的想法很单纯——为了给写诗积蓄物质条件,要迅速赚钱。“我这么聪明,挣点钱还不容易吗?”
  但是,当时的中国出版业里,根本没有民营势力,国有企业独霸天下,没有任何榜样可以借鉴。沈浩波“想当然”的认为,接近市场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越通俗越好。结果“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读者心理”的代价是十几万很快赔光。
  意想不到的是,是诗人圈子里认识的一个小姑娘春树救了沈浩波的生意。对于这段往事,有人认为是沈浩波的文人直觉使然,有人认为是文人热衷的江湖义气的作用。总之,且不管是为了兑现承诺,还是看好其商业前途,沈浩波一咬牙,在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候又负债五万,出版了春树的《北京娃娃》。
  《北京娃娃》面世的过程中,沈浩波毫无渠道资源和经验,除了媒体资源几乎一无所有。万般无奈,沈浩波只能硬着头皮,以“残酷青春”为主题,大肆向媒体推广这个17岁辍学的叛逆少女的形象。谁知,这一招效果出奇,不仅书卖了五万册,春树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了那一代中国青年人的标签。
  “以新闻效应拉动销售”模式的确立,成就了沈浩波。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的浪潮,沈浩波先后打造出《诛仙》、《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一系列畅销书。滚滚而来的除了真金白银,还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优质作者和出版人。
    以商人之名
  原本,创业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诗人,挣钱无论如何不能影响沈浩波精神世界的充实。但是,随着商业上的成功演进,局面似乎并未向最初设想的方向发展。
  开始,沈浩波坚持在白天会见作者、经销商、抓选题、搞运营;半夜12点,他会独自面对电脑写诗。但是,自2008年起,这种一半诗人一半企业家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公司结构不清楚,责任不清晰,效率低下。
  沈浩波发现,抱着“赚点钱花”的心理,做不好企业,不得已,他开始一点一点挤压写诗的时间,越来越不自由了。“企业发展到此时,逼迫我要往前走。我开始觉得并不是企业的主人,相反,是企业要求我必须达到某个水准。”
  天平向生意一边倾斜,沈浩波开始从头学习做一名企业家。
  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沈浩波的诗人理想,自2007年起,不少投资商找到沈浩波谈投资。于是,沈浩波开始学习投融资知识,以应对各式各样的风险投资人。
  在谈到最终选择鼎晖的原因时,沈浩波的商业逻辑已经独立而清晰:“我不想被鞭子抽着赶上市,我的目标不是圈钱,磨铁有自己的节奏。而鼎晖也不着急,很尊重我们。”
  沈浩波的节奏包括传统出版,包括数字出版,甚至包括上市。
  今天的沈浩波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商业信仰。因为尊重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永远无法调和的”这一商业规律,磨铁得以在过去的十年里,为中国的文化做了一点事情。
  不能骂人的行业
  面对变化,沈浩波并不开心,因为他发现,商业已经侵入了他的精神世界:“本来你想当自己的主人,最后你非常努力,却变成了奴隶。首先,你有了作为奴隶的责任,因为已经跟无数人的利益绑在一起,你要为他们负责;其次,你产生了作为奴隶的理想,对这个企业、这个行业有了感情;再次,你产生了作为奴隶的价值观;最终,你完善了自己作为一个奴隶的形象。”
  沈浩波很清楚:自己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梦想自由的人了。这已经是个悲剧了,更可悲的是,自己没有能力来摆脱这个悲剧。正如那句著名的哲言:小鸟的翅膀如果缀上黄金,它永远都飞不过沧海。
  其实,沈浩波不否认,商业有商业的乐趣,而最大的乐趣,就来自“拧巴”:“我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但是做企业要很理性,好胜心让我觉得我可以做好,所以我必须跟自己较真。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相关文章阅读

1、生活让我们无处可逃 简单来说,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就是为了活着。为了活得更好,所以拼搏,也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兼职;为了活出自己的风格,所以创新;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所以不停地努力再努力,创新再创新…… 人的一生,需要

2、何时退休算是理想退休 退休,大概是一个很理想化的问题,如果要考虑到生活的压力,或者顾及周围人的想法,恐怕要一直干的老才能退休。 现在各类保险已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养老保险了。年轻时无论什么问题

3、穷人创业穷有穷法   穷人缺钱,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没有钱,就难有大的作为,只能为柴米油盐操心;没有钱,就不敢放弃手里这块面包,去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没有钱,就进不了有钱人的圈子,就只能在穷人堆里混。   身居底层,便

4、大学生就业半年内跳槽率最高 据《南方日报》报道,国内高教领域权威调查机构发布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有38%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是主动离职。 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半年便跳槽,

5、湖北省:七类人可享受 “零资本”创业 七类人群创业可“零资本”。湖北省工商局昨出台“38条”,促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更多“草根”圆创业梦。   省工商局昨出台《关于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共38条。

6、北京新政策鼓励女性创业 北京市农村妇女、未就业女大学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妇女等劳动年龄内女性,如果干个体从事网络销售、家政服务等微利项目可获得全额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创办小企业,也可根据吸纳符合规定

7、大连市:“创业苗圃”助2000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大连市沙河口区与大连市14所高校联手开办 “创业苗圃”,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对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哺育。目前,进行孵化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有200多个,直接参与的创业大学生有2000多人。  

8、从此刻开始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抓不着,摸不到,也闻不到,时常在不知不觉间就偷偷从人们身边溜走,等到人们想去抓住它的时候往往已经时过境迁,于是才会出现这么多让人悔恨不已的事情,这时才感慨时间的无情。但时间又是这

9、济南:为海归搭建创业平台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唱,浓缩了济南的书卷之气,道出了济南2600多年来的文化底蕴,更表明了济南这座历史名城对人才的容纳与宽容。阔步迈入“十二五”的济南,将继续放开眼界、

10、也说现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上班族的工作性质定义为“朝九晚五”,这个词现在似乎已经成为白领打工者的代名词,所谓的“朝九晚五”工作制度,是国际通行的作息制,指的是上午9时上班,中午12时下班,中午休息一小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