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创业先锋 磨铁图书沈浩波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3-12-31   已浏览: 2089 次
    “我一直特别拧巴,因为诗人和商业的距离太远了。做企业,其实是在挑战我的本性。”对于写诗和出书这两件事的关系,沈浩波始终分的很清楚。
  在一般人看来,比起现代诗人的身份,商业上的光环——畅销书的幕后推手、中国最大民营图书公司掌门人、磨铁图书CEO,似乎更能注释沈浩波。然而,沈浩波自己却并不这么认为。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沈浩波觉得最烦人的事情是:企业的事务太多,以至于把他写诗的时间都占用了。
  实际上,在这一年里,磨铁图书经历了公司发展的重大分水岭,不仅获得了来自鼎晖创投与基石资本的一亿元风投,还组建了分公司,“创意团队加平台运营”的架构初见规模。
  但是,所有商业上的成就只是写诗的前提。在沈浩波看来,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并不是要挣更多的钱,而是为了能早日卸下“CEO”的头衔,重新回归诗人身份。“快了。明年,我的头衔就换了,不再是CEO,而是一个虚衔。”
  从诗人开始
  显然,沈浩波写诗的历史比其做商人的历史要长得多。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还在上大学的沈浩波就进入了诗人的圈子。写诗,办杂志、和朋友“瞎侃”,成了他当时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很多受不了“朝九晚五”羁绊的上班族一样,做一个自由的人成了沈浩波创业的最初动机。
  因为从业经验和爱诗的心,沈浩波很自然地将发展方向定位于图书出版。2001年,他向朋友借了十几万,创立了图书工作室。“既然写诗不可能养活自己,那我就做出版挣钱。这样,我的精神世界仍然是自由的。”把理想和现实分得很开,这是沈浩波自认为与很多想赚钱又想保持清高人的最大不同。
  最初,沈浩波的想法很单纯——为了给写诗积蓄物质条件,要迅速赚钱。“我这么聪明,挣点钱还不容易吗?”
  但是,当时的中国出版业里,根本没有民营势力,国有企业独霸天下,没有任何榜样可以借鉴。沈浩波“想当然”的认为,接近市场的产品就是好产品,越通俗越好。结果“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测读者心理”的代价是十几万很快赔光。
  意想不到的是,是诗人圈子里认识的一个小姑娘春树救了沈浩波的生意。对于这段往事,有人认为是沈浩波的文人直觉使然,有人认为是文人热衷的江湖义气的作用。总之,且不管是为了兑现承诺,还是看好其商业前途,沈浩波一咬牙,在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候又负债五万,出版了春树的《北京娃娃》。
  《北京娃娃》面世的过程中,沈浩波毫无渠道资源和经验,除了媒体资源几乎一无所有。万般无奈,沈浩波只能硬着头皮,以“残酷青春”为主题,大肆向媒体推广这个17岁辍学的叛逆少女的形象。谁知,这一招效果出奇,不仅书卖了五万册,春树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了那一代中国青年人的标签。
  “以新闻效应拉动销售”模式的确立,成就了沈浩波。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的浪潮,沈浩波先后打造出《诛仙》、《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一系列畅销书。滚滚而来的除了真金白银,还有越来越多的产品,优质作者和出版人。
    以商人之名
  原本,创业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诗人,挣钱无论如何不能影响沈浩波精神世界的充实。但是,随着商业上的成功演进,局面似乎并未向最初设想的方向发展。
  开始,沈浩波坚持在白天会见作者、经销商、抓选题、搞运营;半夜12点,他会独自面对电脑写诗。但是,自2008年起,这种一半诗人一半企业家的生活遇到了困难:公司结构不清楚,责任不清晰,效率低下。
  沈浩波发现,抱着“赚点钱花”的心理,做不好企业,不得已,他开始一点一点挤压写诗的时间,越来越不自由了。“企业发展到此时,逼迫我要往前走。我开始觉得并不是企业的主人,相反,是企业要求我必须达到某个水准。”
  天平向生意一边倾斜,沈浩波开始从头学习做一名企业家。
  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沈浩波的诗人理想,自2007年起,不少投资商找到沈浩波谈投资。于是,沈浩波开始学习投融资知识,以应对各式各样的风险投资人。
  在谈到最终选择鼎晖的原因时,沈浩波的商业逻辑已经独立而清晰:“我不想被鞭子抽着赶上市,我的目标不是圈钱,磨铁有自己的节奏。而鼎晖也不着急,很尊重我们。”
  沈浩波的节奏包括传统出版,包括数字出版,甚至包括上市。
  今天的沈浩波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商业信仰。因为尊重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永远无法调和的”这一商业规律,磨铁得以在过去的十年里,为中国的文化做了一点事情。
  不能骂人的行业
  面对变化,沈浩波并不开心,因为他发现,商业已经侵入了他的精神世界:“本来你想当自己的主人,最后你非常努力,却变成了奴隶。首先,你有了作为奴隶的责任,因为已经跟无数人的利益绑在一起,你要为他们负责;其次,你产生了作为奴隶的理想,对这个企业、这个行业有了感情;再次,你产生了作为奴隶的价值观;最终,你完善了自己作为一个奴隶的形象。”
  沈浩波很清楚:自己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梦想自由的人了。这已经是个悲剧了,更可悲的是,自己没有能力来摆脱这个悲剧。正如那句著名的哲言:小鸟的翅膀如果缀上黄金,它永远都飞不过沧海。
  其实,沈浩波不否认,商业有商业的乐趣,而最大的乐趣,就来自“拧巴”:“我是一个极度感性的人,但是做企业要很理性,好胜心让我觉得我可以做好,所以我必须跟自己较真。这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相关文章阅读

1、玩转职场的30宝法   无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社会新鲜人,还是渴望在事业中能更进一步的资深职场人士;无论是坐在办公室里的高级白领,还是怀才不遇辛勤奋斗在底层的劳动者,对于所有人来说,学会这些法则,都能对开辟未来的职业道路贡

2、大学生创业开洗鞋店 体验并快乐着 他们背着双肩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宿舍楼之间,为同学取鞋、送鞋。在济南大学,两个帅气的大学生通过加盟洗鞋店,体验着创业带来的收获。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0801班的韩继人和化学化工学

3、“85后”大学生“摆摊”为创业热身 安徽合肥,中国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之城”,合肥市先后出台多项创业扶持政策,与此同时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去年7月在官亭路开设合肥首家大学生创业一条街。   记者23日来

4、社会老龄化问题严重 延迟退休是趋势   “部长请留步,想请你谈谈退休年龄的问题。”昨日,一场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布会在两会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发布会结束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照例准备离场。但听到这个问题,已经

5、数学论文:激趣教学可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小学数学中的能被2.3.5整除的书的数学,虽说知识不算深奥,学生却不易掌握,更不易记牢。在以后的运用中就更谈不上灵活了,所以我在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采用了激趣法教学。首先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此堂课

6、“网络猛于虎”——告网上求职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都喜欢在各大招聘网站上寻找工作信息,快捷、方便、准确。动动手指头,几百个相关工作岗位等着你去选择,谁还要忍着寒风或冒着酷暑去人满为患的招聘会。招聘会?那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才会的地方。

7、服装销售员要讲究哪些面试技巧 不管应聘任何职位的销售员,很多的单位都喜欢有恒心且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除此之外,你还需要掌握一些销售员面试技巧。以下为您介绍应聘服装销售员面试技巧,请参考。      大学生着装独特的面试

8、面对职场瞎话 我们如何应对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职场这片江湖中也分布着名门正派和邪教外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职场同样少不了各种流言蜚语。想要在职场这块鱼龙混杂的地方洁身自好,免受办公室绯闻影响,保持良好形象,看悦己为你指

9、伦理道德专业论文:耻感·罪感和底线 一 当代中国社会最严重的价值危机不是道德理想的失落,不是功利主义和世俗文化的泛滥,而是中国文化中底线伦理的普遍崩溃。底线伦理崩溃表现为人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伦理道德全面危机;表现为这样一些极端

10、大学生毕业买房成风尚 女生对楼市的关注更胜一筹 又是一年毕业季,当大学毕业生忙着找工作就业时,房子也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问题。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不少高校毕业生一毕业就热衷于买房,而父母成为主要的付款人。   采访中不少高校学生表示,如果有条件能够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