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大学校园杂志 一年创收30万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3-10-26   已浏览: 2481 次
    在下沙大学城的很多学生宿舍,你都能看到一本名为《尚大学》的免费杂志,它不但印刷精美而且内容丰富,里面不仅有企业家创业故事、明星学生专访,还有学生资讯等等。该杂志赚钱靠各类广告赚钱。

    做这本杂志的杭州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办公地点在浙江传媒学院传媒大厦12楼。短短一年时间,《尚大学》已为它的创办者方贺兵带来30万元赢利。

    面对失败一直在坚持

    方贺兵是淳安人,浙江传媒学院2007年毕业生。戴着黑框眼镜、穿着黑色T恤,年仅25岁的他,身上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这份成熟来自于几次创业磨炼。

    毕业前,他在“贝因美”做,还有一家电视台要和他签约。“那时候,心态浮躁,一心想创业。和同学一说就开始‘大展拳脚’。”方贺兵说,那时选择做影视发行,现在想都不敢想,投入大、经验不足、缺乏人脉,半年后就做不下去了。

    之后,团队散伙,成本有去无回。2008年春节前,方贺兵身无分文。

    “再闯一闯,还是找工作?过年后,我还是选择前者。”方贺兵尝试做活性炭生意,卖汽车燃油节能器,最后都失败了。

    盯上杭州50万大学生

    偶然的机会,他盯上了大学生市场。2008年9月,下沙大学生宿舍里有了第一期《尚大学》。

    “送出去七八千册,印刷费贵,单册成本高,刚开始广告难拉,上门时被拒绝是家常便饭。”杂志第一期,方贺兵亏大了。幸好,有人看好该项目并加入,他又有了“坚持”的资金。

    随后,《尚大学》在大学校园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广告商也逐渐增多。

    方贺兵办公室的桌子上,摆着几期《尚大学》,两个月一期。最新一期是9月新生特刊,这一期送出12万册,印刷和发行成本就要30多万元。即便如此,杂志广告还是为尚品传媒带来了赢利。

    “广告商觉得有效果,自然会主动找我们。”方贺兵自信地说。

    当校园和企业的“桥梁”

    “现在只是开始。”方贺兵说,《尚大学》能成功关键靠两个“拳头”,一是团队,一是杂志。

    “下沙10所大学,每所大学里我都有20多个骨干成员,他们提供杂志稿件、做杂志发行,企业在学校里做项目时,更是离不开他们。”方贺兵的做法是,把杂志里的广告及各种优惠,在学校落地,现场为企业推广,深入学生中。 

    “我是从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对校园我有很深的感情,我和团队希望在对企业负责的情况下,帮助更多同学一起成长。”说到这里,方贺兵不禁挥挥拳头。立足脚下,着眼未来,是这位年轻企业老板给记者的直接印象。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方贺兵目标是搭建校园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桥梁”目前是杂志,但未来肯定不是。“在哪?我们已开始着手尝试,估计一年上千万的营业收入,还在紧张筹备,不方便透露。”方贺兵说。
 
    离成功还有多远

    要做到“三赢效果”

    点评: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海威集团董事长吴坚

    方贺兵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比较稳重。创办这本杂志前,有两次创业经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但激情不足,行动力有欠缺。

    这本杂志我在看,要想做大,学生的东西不能多,要考虑它的商业定位。不仅要考虑学生需求,还要关注企业、广告商需要什么,最后做到对企业有利、对学生有利、对自己有利的“三赢效果”。

    初期他的定位比较高,现在定位在不断调整,很务实,这样的大学生创业,我相信能够成功。


相关文章阅读

1、职场中,给自己的嘴巴装上拉链 社会作为群体,存在人际交往关系。而所谓人心难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都是很复杂的。在此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禁忌,我们需要万分注意,尤其是在和人交谈的时候,万不可犯人忌讳,否则就因为你说了不该说的话

2、大学生创业看好了校园传媒 大二开始创业,启动资金仅是自己的6000元生活费,5年时间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高校媒体运营商之一。孙绍瑞的故事,为缺资金、缺项目、缺经验的大学生也可以成功创业做了最好的证明。   

3、大学生创业从农庄主做起 日前,稽东镇占岙村一家叫月华坪的农庄正式开业。与别的农庄不同,这家农庄的主人叫祝俊晶,是一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此前,祝俊晶辞去了在杭州的工作,回到家乡从事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昨日下午,

4、学生创业贷款的瓶颈 程序过于复杂 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在2009年推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贷款的优惠政策,学校也纷纷响应,为学生成立创业基金。但是由于学校的申请程序非常严格及繁琐,学生在咨询后常常望之兴

5、面试官特别讨厌的两种简历   2011年开年,谈职场还得先从求职说起。求爱求婚要“非诚勿扰”,求职当然也讲究“非诚勿扰”。你没诚意投简历,HR的眼光当然落不到你身上。大家都本着“非诚勿扰”的精神,这活儿不就简单了吗?怕就怕,总

6、野蛮上司恶语伤人最常用的三句话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尤其在官本位的文化状态下,当下属的永远只能看上司的眼色行事。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下级服从上级也是应当应份的。但服从不等于屈从,挨批不等于受辱。而现实中,我们却往往会碰到蛮不

7、创意简历如何打造 求职中,个性突出,特征鲜明的求职者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而简历也需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个性化的简历会从众多简历中折射出光芒,吸引招聘官的目光,但在各种简历模版,写作规则,注意事项前,许多求职者迷失了自我

8、陈光标致信毕业大学生:创业,中国也能出现盖茨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全国道德模范、江苏黄埔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最近我收到许许多多即将大学毕业的朋友来信,诉说寻找工作的不易,诉说自己心中的烦恼。不少大学生表示,希望毕业后到我们黄

9、如何拓宽人的就业路 眼下正是企业涌进全国高校抢人才的时候,从6月份开始,对明年毕业的大学生招聘,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在对前期招聘情况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大学生就业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不及时

10、伦理道德专业论文: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奥斯维辛“和“文化大革命“所引出的真正问题 在二十世纪人类的记忆中,"奥斯维辛"(Auschwitz)和"文化大革命"也许是最深刻地凝结了一切苦难的经验。从而后人无论就何种意义进行追溯和表达,这两个已经符号化的事件都会相互在精神的进路上,使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