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大学生求职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求职路上可谓几多欢喜几多愁,几位毕业生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求职经验。
诚实,没有过时。
面试就像推销,“商品”就是自己。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小徐谈到自己求职成功的体会时说:“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诚实并没有过时” 。
记得找工作前,师兄师姐们会向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说不知道,要想方设法“圆”过去。但是,即使一时混了过去,也终有一天会“露馅”。其实,无需把面试想像得多么恐怖、刁钻。虽然面试官有的严肃,有的慈祥,但他们都是本着录取合适人员的态度来的,只要你如实发挥水平就可以了。这和买商品一样,如果有个推销员把一件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敢买吗?
出于专业对口的考虑,小徐希望能进一个公司做文职工作。多数面试都是从自我介绍开始,她的体会是:如实反映优点,紧扣专业优势。因为一般的介绍在简历上已经有了,考官不会太感兴趣,所以更要主动突出介绍自己的性格和专业等优势。不能过分渲染自己的社会工作成果,也没有必要拔高自己的成绩水平,而是就自己擅长和熟悉的专业领域,跟主考者开聊。
另外,面试前小徐对办公文秘的专业知识作了精心准备,对其岗位性质和职责要求进行了解,做好“功课”。准备得充分,一方面说明我能力强,另一方面也体现自己对所聘岗位的热爱。
百密总有一疏。应试者准备得
再好,也不可能对考官的每个问题都能回答得出。面试时,考官抛出了一个她不记得的知识点。当时,她坦诚回答:“对不起,我学过,但忘记了。”还记得当时考官对她微微一笑,没有停顿,也没有责怪,结束后说了一句:“同学,你很诚实。”最后,小徐收到了该单位的录取通知书。
现在有很多介绍面试技巧的书,教导学生如何如何表现。笔者认为适当的礼仪是需要的,但老练和圆滑则大可不必。只有真诚的交流,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不注意细节与成功失之交臂
一份小小的简历,让河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小刘(化名)栽了跟头:上次应聘,本来很有希望的他败在了细节上。参加招聘会的那天早上,小刘不慎碰翻了水杯,将放在书桌上的简历打湿了。为尽快赶到会场,小刘只将简历简单晾了一下,便和其他东西一起,匆匆塞进背包。在招聘现场,小刘看中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广告策划主管岗位。按照这家企业的要求,招聘人员将先与应聘者简单交谈,再收简历,被收简历的人将得到面试机会。招聘人员问了小刘三个问题后,便找他要简历。小刘受宠若惊地掏出简历,这才发现,简历上不光有一大片水渍,而且放在包里一揉,再加上钥匙等东西的划痕,已经不成样子了。小刘努力将它弄平整,递了过去。招聘人员的眉头皱了皱,还是收下了。那份折皱的简历夹在一叠整洁的简历里,显得十分刺眼。
三天后,小刘参加了面试,表现非常活跃,无论是现场操作PHOTOSHOP,还是为虚拟的产品做口头推介,他都完成得不错。身为学校戏剧社骨干社员的他,还即兴表演了一段小品,赢得面试负责人的啧啧称赞。当他结束面试走出办公室时,一位负责的小姐告诉他:“你是今天面试者中最出色的一个。”
然而,面试过去一周后,小刘依然没有得到回复,他急了,忍不住打电话向那位小姐询问情况。小姐沉默了一会,告诉他:“其实招聘负责人对你是很满意的,但你败在了简历上。老总说,一个连简历都保管不好的人,是管理不好一个部门的。你应该知道,简历实际上代表的是你的个人形象。将一份凌乱的简历投出去,有失严谨。”小刘大悟。从此,小刘变得谨慎起来。他深切感到,决定人生成败的,有时只是一个小细节。
莫把“经历”当成“经验”
招聘会现场,不少用人单位纷纷打出“具备一定实践经验或工作经验”的旗号。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填满丰富的“经验”以期待跨越这道“门槛”。然而,有些人在这上面却吃了亏。
看看小李的求职简历,简历重点阐述了他所具备的“丰富经验”:大一,做过推销员,当过勤杂工,卖过报纸;大二,发过传单,拉过广告,做过家教;大三,当过服务生,卖过电话卡……如此丰富的经验却被用人单位拒绝了,原因在哪?
一位负责公司招聘的女士告诉记者:“看了这个经验很丰富的毕业生的简历,我们会不禁疑问,他整天都在忙着“实践”,还拿什么时间来学习呢?而且他的经验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我们要的是对我们行业有专业经验的人才。”
可见,像小李这样跑马灯似的到处“兼职”,显然走入了“经验”的误区。笔者认为 “经历”不等于“经验”。“经验”是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而回过头来审视某些大学生们所追求的“经验”,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经历”, 恨不得把一天当25小时,做25件大事情。但是,这样机械地像一只蜻蜓“掠过水面,不留痕迹”“经验”又何从谈起?
相关文章阅读
1、老人型时代
胖婶是住在我家楼上的大婶,是一名退休职工,她是很健谈的人。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熟的人,胖婶总能和人家聊起来。暗地里我会称她“唠叨大婶”。 其实唠叨大婶人不坏,还有一副热心肠,还很善于助人。这不,我们家附
2、向就业压力和不断上涨的物价妥协
今年春节过后几乎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去菜场买菜,偶然的一个休息天闲来无事,打算自己做着吃,因为总在外面吃也已经腻了,即不卫生又贵。没想到的是,菜场的菜价几乎翻了一个倍,年前卖5元一公斤的黄瓜居然卖到了1
3、我们的升迁路是如何打造的
职业选择经历是从模糊的空想走向现实。职业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金斯伯格 如果你志在不断升迁,应当学会毛遂自荐。不过,并非所有的变换工作都是有用的。提升快的经理人员之所以
4、毕业生的就业必修“课”
各大高校求职BBS热闹起来,其中大多帖子都围绕着“求职准备”展开讨论。那么准毕业生们的焦点问题有哪些?记者采访后总结出要准备七大“求职功课”,还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要抓紧了! 功课一:撰写简历
5、工商管理求职简历表格
个人简历 姓 名: 吴女士 性 别: 女 更新日期: 2010年12月25日 民 族: 汉族 户 籍: 湖南岳阳 年 龄: 22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59cm 现
6、现代农业为大学生农就业创业提供了新领域
投身现代农业大有可为。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的杨杰是我市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他还帮助父亲管理着市三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小事务,是我市农业战线上名副其实的“闯二代”。正是对农业的一份特殊感
7、用工荒使得用人单位自降门槛
近期,大学生招聘会接连召开,但用人单位却反映,他们虽不再“非硕博不招”,却换来了毕业生的惜投简历,“我们怀疑毕业生因自己感觉就业形势好,转而开始挑拣工作。”记者调查发现,因薪资价码谈不拢等问题
8、大学生楷模:边创业边上学的好父亲
1988年出生的晏焕义在大二下半学期,得知女友晓芬怀孕两个月了。“晓芬有过流产经历,再次流产会不会导致不育?”那时,21岁的他选择了承担。他用“结婚”和生育给自己、女友和双方家人一个无奈却又认可的
9、职场人该如何打动自己的老板
身在职场,公司老板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每个月指望着的那点小小薪水都靠老板来发给。如果自己的表现让老板刮目相看,取得老板的信任和喜欢,那么加工资、晋升都会大大的提高机会。 这里所说的打动老板,讨老板
10、韩语简历技巧
简历是求职的金门砖吗!可是很多人不会写韩语简历,下面是一些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当今去韩企面试的人也不少,而进入这样的企业首先得要有一份好的韩语简历.简历是求职的金门砖吗!可是很多人不会写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