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职场资讯                                                                    

工资不如农民工 谁还愿意选择上大学呢?

类别:职场资讯  时间:2024-08-08   已浏览: 2021 次
  近期“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说法盛行,由此引发了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讨论。

  昨日,在省人才交流市场举办的大学生专场招聘会上,虽然不少大学生认为自己薪资待遇偏低,但他们表示,如果重新选择,他们还会上大学。

  应届大学毕业生

  要重新选,我还会上大学

  小刘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昨日在招聘会上,为了谋得一个财务方面的职位,他投出了8份简历。

  “估计没戏,财会方面的职位,很多要求有经验,我刚毕业,没啥信心,工资能够解决温饱就行。”小刘说,自己的工资期望值在1200元左右。

  小刘说,临近毕业,自己和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在为工作发愁,“现在工资不如农民工,虽然我们知道他们工作很累,高工资也合理,但是心里还是酸酸的。”

  “我上这个大学,究竟有啥用?”小刘和不少大学生发出了这样无奈的疑问。

  “但是不上大学,我们可能找工作更难。虽然说不清为啥,但要是重新选,我还会上大学。”小刘说。

  和小刘一样,在招聘会现场商报记者询问了不少大学生,他们认为大学文凭是求职必不可少的“硬杠杠”。

  用人单位

  大学生求职最好有经验

  在招聘会现场,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上都注有“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字样。

  “原来我们公司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但是他们流动性很大,招不来,也不好管理,所以今年我们把招聘重点放在了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块。”郑州一家商贸公司的李经理说。

  在招聘会上,抱有同样想法的用人单位不在少数。因为招不到熟练工人或有经验的职员,这些企业都开始招聘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比较踏实,并且素质很高,学习能力强,只要稍加培养,就能在公司发挥作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宋女士说。

  宋女士表示,有一定社会经验或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太少了。

  专家声音

  找工作,高学历高素质一个都不能少

  郑州1+1人才网总经理刘渊认为,在“后学历”时代,一纸文凭已经不再是大学生走向高薪职位的通行证,而只是一个踏入职场的必备条件。

  现在大学生已不是稀缺资源,如果想找到好工作,不仅要有高学历还要有高素质。

  “大学生要想找到好工作,就要从基层一步一步做起,积累经验,才能有所成就。”省人才交流市场流动党委书记韦伟说。

  韦伟认为,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多进行社会实践,而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加强素质教育,使得大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

  相关新闻

  碰到这个问题 你要小心回答

  一个岗位你和别人都想要,该选谁?

  如果攻击贬低别人你可能失去机会

  就一个岗位,你和另一个人都想要,如果招聘人员问你“我该选谁”,你咋回答?如果你攻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很可能因此而失去机会。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昨天,在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一名大四男生因诚实中肯的回答,而获得了一个面试机会。专家认为,大学生找工作需注意些细节,比如坦诚相待不说谎,不浓妆艳抹,另外招聘单位也不喜欢“父女档”或“母女档”等。

  昨天,在河南工业大学的嵩山路校区,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上万个岗位,吸引了校内外的众多应届毕业生参加。

  一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看了看河南工业大学大四学生周雪强的简历,指着另一份简历说:“这个应该也是你同学,如果只有一个岗位,我在你们俩中间二选一,你觉得我应该选谁?”

  “能不能把我们俩都要了。”周雪强一脸认真地说。

  听了周雪强的回答,工作人员就开始填写面试通知单。工作人员解释说,现在有些大学生为了能将机会留给自己,不惜去攻击或者贬低别人。如果这位男生说,对方啥也不会,跟自己比差远了,可能他就失去了这个面试机会。

  现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压力较大,加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机会一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周雪强说,他没刻意去讨好谁,只是说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会为了自己去贬低同学,这是做人的一个准则。对于他来说,找工作并不对工作地刻意要求,在郑州或“下基层”,去外省都可以,“只要待遇能好点就行,在郑州每月2000多元就可以”。

  “我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学的是日语专业,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她一个人来,我不太放心,就跟过来了。”在招聘会现场,总能碰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找工作的,特别是女孩。对于这种情况,招聘单位多不接收,给出的理由是感觉应聘者不自信或不独立,过于依赖他人。


相关文章阅读

1、政治论文:言而无行世界 知识分子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念念不忘政治。于是乎就在纸上屠龙,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政治上的微言大义。搞政治时就改不了这种毛病,以为跟写文章是一回事。只会引经据典做长篇大论或者上万言

2、职场里的“鞭打快牛” 职场新人初入职场时,总是热情满满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倾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而且激情很高,总是觉得有事情做就是好事,觉得自己有事做证明自己在这里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职场新人们干劲十足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3、大连市:“创业苗圃”助2000大学生实现创业梦 大连市沙河口区与大连市14所高校联手开办 “创业苗圃”,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对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哺育。目前,进行孵化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有200多个,直接参与的创业大学生有2000多人。  

4、河北:选聘3815名大学生"村官"   新华网石家庄3月15日专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委组织部获悉,2011年河北省将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3815名,任职期限一般为3年。网上报名工作自15日正式开始。   按照规定,此次大学生“

5、食品科学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   三年的大学快要结束了,通过良师的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我已初步掌握如何运用教育知识进行一般教学活动,也养成了认真对待学习和工作的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6、得罪上司的解决之道 只要我们还是打工一族中的一员,有意或无意中得罪上司都是有可能的。有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对方引起的,但不管谁是谁非,“得罪”上司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还不曾想过调离或辞职,就不

7、法律专业论文:民事诉讼行为要论 直至今天,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很少关注诉讼行为问题。事实上,诉讼行为问题在民事诉讼领域是一重大问题,涉及民事诉讼的性质和原则以及程序保障等民事诉讼领域的核心问题,在很多情形中甚至构成了这些核心问题的有机

8、藏于记忆深处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上,会有许许多多的记忆藏匿于我们的脑海深处,时不时的跳出来让我们感到开心或者悲痛。那些曾经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或悲伤,或开心,或失败,或成功……这些往事藏于脑海深处,决定着我们做人的

9、90后大学坚持“不啃老” 春节在庙会练摊 今年春节庙会上,在摊商队伍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他们或以“不啃老”做招牌,或以创意吸引眼球,上庙会被他们视为锻炼能力的好机会。   地坛庙会   “不啃老”大学生回本   “兔耳朵、乔巴帽

10、大学生合伙创业的秘诀 对于那些身在象牙塔而心系创业“江湖”的大学生而言,来自亲历江湖的前辈们的忠告应该是最中肯、最有帮助的。且看“开拓者”们开出的秘方:   秘方一:创业不等于做老板   前辈们一致认为,创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