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职场资讯                                                                    

海归就业不理想 高薪职位一岗难求

类别:职场资讯  时间:2024-06-21   已浏览: 2078 次
    80后小伙“卡宴”到澳洲留学,6年花费60多万元,但去年回国后工作却无着落,待业至今。日前,郑州市民“卡宴”通过网络聊天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出国时踌躇满志,想着拿到国外高学历,回国找个好工作。不料学成归来,却发现除了外语,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优势。而海外留学的巨额成本,与几千元的起薪形成强烈反差。“高职位看不上我,低职位我看不上”,这让80后“海龟”和家长们倍感失落。“海龟”为啥变“海带”?出国留学前,是否该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M同学的留学借条

  易春梅(职员)

  亲戚家的80后,M同学,男,2005年武大本科毕业后留学英国某传媒学院读硕士一年,花费30万元人民币,现就职于国外某通讯社北京分社从事新闻工作。他的书桌上有个小镜框,里面不是照片,而是一张借条,大意是:爸妈,我于2005年某月某日从你们处借现金35万元用于英国留学,日后,我将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拟将于2015年归还你们本金35万元和利息5万元,共计40万元。

  据说,钱已提前归还,但借条复印件一直在M同学的书桌上。M同学说:不是给自己压力,只是给自己一份担当,一份责任的提示。

  因为M同学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而且回国发展得不错,所以,亲戚们总喜欢咨询他关于是否让孩子出国学习的事情,我们看看他们的三问三答吧。

  一问:让孩子出国留学是否值得?交的学费能在后来的工作中赚回来么?

  M同学答:出不出国,这得从实际出发。首先,家长和孩子得弄明白为什么选择出国?是为了学知识?还是为了让孩子出去开阔眼界?还是为了躲避国内残酷的高考?还是为了相互攀比的面子问题?出国的资金是否紧张?父母有积蓄可以提供、还是要砸锅卖铁东挪西借?任何问题,摆明了道理,看清了实质,相信每个人都会正确抉择。当时,我出国选择英国这所世界顶级传媒学院学习,就是为满足我的求知欲,我喜欢这个专业,渴望得到世界顶级学院的培养,再加上父母有积蓄,所以我选择了留学。

  至于出国留学的学费是否能在后来的工作中赚回来,我当时是一个学生,心里也没谱。但我敢于承担责任,主动给父母打了借条,一是告诫自己是去留学,不是去当花花公子;二是告诫自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希望高投入有高回报。我个人觉得,回报的期限应该拉长点,眼光应该看远点。社会是发展的,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向前走,任何时候回望,都觉得原来的问题不是问题,通过我们的努力都可以解决。凭着我的努力,当初借父母的钱都还完了。

  二问:留学归来,工作难找,是否“海龟”变“海带(待)”?“海带(待)”变“海参(剩)”?

  M同学答:这还真不是问题。找工作这事,您千万别以为留学几年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能找到相对好的工作。您首先得问:我有什么真本事可以拿出来?让人家看到我的独特价值?找工作,就好比男孩追女孩,你得让对方倾慕你才有戏啊!“高职位看不上我,低职位我看不上”,有这种心理的人,得赶快调整心态,从低处着手,一步步前行。我回国找工作时,是本着能否学以致用的原则,并不全是盯着工资。我的第一份工作薪水并不高,但是我在那里积蓄了能量,助我跳跃到现在薪水不错的工作岗位上。

  三问:你后悔出国留学么?

  M同学答:不后悔,但是,一个人同一时期只能走一条路。我那些读本科的大学同学,没有出国留学的现在大多发展得很好,因为他们很努力。要是我不出国留学,就在国内读硕士的话,我相信今天也会生活得幸福。

  “不如在家炒地皮!”

  花眼(文员)

  前几天碰到一个朋友,听说我还没生孩子,立马大呼小叫地劝我将来去香港生,还摆出自己做活教材:“呶,我刚从香港生完第二胎回来。现在我们公司稍微有点钱的女员工都去香港生小囡,将来读书找工作不要太划算哦,同样的工作,看你是香港人,工资立马高一倍呢!要不是生第一胎那会儿还没这么流行,我肯定两个小人都要去香港生的!还有人更厉害,一个人大着肚皮飞去美国生呢!”

  乖乖,生孩子也要兴师动众跨越千山万水,真是钱多了烧的。虽说现在香港外派员工的工资水平的确比本地“土鳖”高,可到了我们孩子那一辈,行情还指不定咋样呢。老板又不是傻子,明明是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责任,干嘛花大价钱请个土生土长、只比别人多张《香港出生纸》的“假洋鬼子”回来?哼哼,恐怕到时候高不成低不就,还没“土鳖”找工作容易呢。

  这个道理在“海龟”身上同样适用。

  没有本事的“海龟”和货真价实的“土鳖”,哪个更应该聘请?老板显然很清楚答案。所以,当留学潮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离乡背井外出镀金,可读的却有不少是克莱登大学、万金油专业,甚至其中一些富二代、官二代因为挥金如土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和非议时,“海龟”越来越贬值、甚至在沙滩上晒干脱水变成“海带”,便也见怪不怪了。

  除了回国后不再吃香,难以找到高薪工作收回不菲的投资成本,出国留学还有很多难以预测的成本。

  第一自然是亲情阻隔,这点当爹妈的都很明白,不多赘言;其次,以中国当下这种强劲发展的势头来看,出国耽误了几年时间,很可能就把能错过的一概都错过了,等到回来之后再后悔,可就黄花菜都凉了啊。

  比如,买房!

  我的一个同学,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复读两年后,花钱买了个中外合作二年制大专班的名额,去加拿大读电子商务。毕业后他很想在国外找工作,但一是学历没分量(我至今没好意思问他究竟有没有学士学位),二是专业浆糊了点——听上去挺时髦,与所有行业都沾点边,可在任何领域又没有深入进去,不是万金油是什么?所以,蹉跎两年把家里的钱耗光后,终究还是回国了。回来找工作也不易,他先是靠家里的关系打过几份工,都和电子商务没啥关系,收入嘛,就和刚毕业的本地大学生一样。

  而且,最悲摧的是,我们这些在国内读大学的同学,毕业后都按部就班地工作、成家、买房了。按照现在的楼市行情来看,起码都有7位数身家。他回来后却发现,自己得一切从零开始——当年出国花的几十万元人民币,本可以在徐家汇买一套公寓,如今却连闵行一套一室户老公房都买不起了,要想攒够首付恐怕还得奋斗十年。“时间真的就是金钱啊”,聚会时他常常对着我们这些“四子登科”的老同学感叹:“早知道房价涨得这么快,留哪门子学?不如留在家里炒地皮!”

  换个角度思考

  刘淑萍(职员)

  美国某公司员工抱怨上下班等电梯时间太久,公司总部经讨论提出四种方案:一、各部门上下班时间错开;二、高峰时段只在人多的楼层停;三、加装一部新电梯;四、在电梯门口装上镜子。

  最后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从此员工们乘电梯既可自照镜子,也会偷偷打量别人,烦人的等待时刻就在顾盼之间悄然过去,再也没了抱怨声。

  对此,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爱德华-德博诺说:“有时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用常规办法无法解决时,可以尝试换个角度,使用迂回或反向的思考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这句话,对现时待业的“海龟”应该有借鉴意义。

  不是等电梯的时间长,而是员工普遍浮躁而缺乏耐心;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工作时容易急躁迷茫,与自己的期望差距太大;不是找不到好工作,而是你把目光总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是企业不需要人才,而是你可能缺乏工作经验、对薪水要求过高或是学术不精?不是职场有问题,而是你自我认可与社会认可存在错位;不是不可以骑驴找马,但要善待你身边的驴,更不能卸磨杀驴……

  其实,“海龟”待业很正常,就看你怎么想。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先迈出第一步,再考虑择业和发展。俗话说,赚钱朝前看,赊本朝后看;“姜太公钓鱼,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毕竟企业更注重的,是应聘者的人品、能力和敬业精神,不会特别关注他们是否是“海龟”,除非你有“非我莫属”的高端技术,除非你有别人不能比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这些,那就放低姿态、放下身价,从低端岗位做起吧,忘掉“海龟”身份,在普通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

  是金子总会发光。学成归来,至少有英语方面的优势,在很多领域是有用途和竞争力的。千万不能固步自封、心灰意冷,不然镀金几年花费数十万真的打了水漂!

  英文生涩的博士

  蓝色咖喱粉(设计师)

  前几天,在家休产假的我接了个同事的电话,说你眼光真毒啊,果然被你猜中了,我们那个“海龟”博士副系主任真的被提前解聘了。

  这事还得追溯到前年。一日下班前,全系老师收到邮件通知:明天去旁听副系主任的竞聘演讲。

  这之前,关于副系主任竞聘早已是传得沸沸扬扬了,据说竞聘者还有在美国工作的博士。

  要知道,在我们这种民办职业技术学院里,系主任不过硕士学历,院长虽说是博士,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本土博士啊。现在竟然有个“海龟”博士要来竞聘,自然都很期盼一睹风采。

  第二天一翻竞聘人员资料,果然,“海龟”博士无论从学历到资历都最有优势。不过该博士目前还身在美国,只好远隔太平洋通过网络联络,但因为技术故障,视频无法正常启动,所以双方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

  只听博士在网络的那端侃侃而谈,又是承诺又是展望,踌躇满志,自信满满!演讲完毕后是提问,其他太专业的问题我也听不懂,就记得HR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请用英文简单阐述一下你准备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开展系里的工作。

  我心想,这个问题对一位博士、尤其是一位在美国学习工作过的博士来说,简直不是问题。

  没想到意外出现了:一直清晰流畅的语音系统好像出现了故障,在几个断断续续不连贯的单词后,我们听到博士发涩的声音:“这个问题我没有思想准备,一下子不适应用英文表述,我还是先用中文阐述吧。”底下顿时一片窃窃低语:“在美国呆了近7年的博士,应该是说中文一下子有点难以适应,怎么会难以适应说英文呢?”

  不过,这次竞聘实在是矮子中间选长子,所以“海龟”博士在9月开学时还是如期走马上任了。到底是美国回来的博士,讲话中总是不经意地夹杂着几个英文单词,又要求我们要多关注国外的资讯,多查阅些外文资料!得知我们几个服装专业的老师英文较差时,博士就语重心长地说:“英语一定要学好,最起码要做到能阅读能交流!”这时我忍不住会很恶毒地想:是否应该提醒一下,那天他竞聘演讲时,全系的同事都在下面旁听呢。

  工作了一年多,“海龟”博士不但系里的工作没什么进展,自己也是要科研项目没科研项目,要论文没论文,连兼几节课还被学生打了个差评!可想而知,谁肯花高薪养这么个一无是处的“海龟”呢?!


相关文章阅读

1、大学毕业生就业糟歧视 “找工作的时候,能力最重要,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比那些名校的学生差。”虽然已时隔半年之久,但记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江苏某普通二本院校一名新生谈起未来时的那份自信,高考的失利没有影响他对未来的憧憬。

2、看看精品求职信是怎么写的   求职信的结构   如果你对写好此信仍感信心不足或不知所措,那就把信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每次专门对付一个部分。   1、 开头 开头部分你要交代清楚你是谁,你为什么写此信或你对此公司的了解程度。在

3、临床医学论文: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 山东省临沂市红旗医院疑难病门诊 梁常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较为典型的疑难重症,西药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而中医治疗该病倒是显示了很好的前景,有些病人已治愈十年以上。

4、伦理道德专业论文:神学伦理学的当代意义——“奥斯维辛“和“文化大革命“所引出的真正问题 在二十世纪人类的记忆中,"奥斯维辛"(Auschwitz)和"文化大革命"也许是最深刻地凝结了一切苦难的经验。从而后人无论就何种意义进行追溯和表达,这两个已经符号化的事件都会相互在精神的进路上,使人的

5、大学生的就业步伐坚实有力 从大机关到小艺术团、从部队后勤接待到市场经理……走出校门跨进社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在逐渐转变,他们经过不懈努力,站在了能发挥自己作用的舞台上。   想到了就去做   “想到了就要克

6、企业招聘条件太高 大学生求职压力大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开始回暖,各项就业政策密集出台,使得这两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有所缓解。据统计,2011年将有660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从当前整个就业形势来看,就业的基本格局依然是

7、超过九成职场人曾遭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日前对全国5000多名职场人进行了一项职场任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九成以上的职场人在工作中遭遇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职场中,职场人并不是总能游刃有余、应付自

8、不要做办公室的“不和谐因子 古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现代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 办公室作为一个社会缩影,所有的人性格各异,又因各自性格而让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所不同。有人受到同事和领导的喜爱和欢迎,而有人却让同事和领导感到

9、调侃白领最新十大评判标准 “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有个标准”。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的,“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作为在群体社会中生存的我们,也总是有一套规律需要去遵循的。如果任何事情都没有标准,人们会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做任何事;没有标

10、大学生不要上了传销的“船” 今年3月以来,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连续接到3起关于学生失踪(可能被传销组织控制),或被疑似传销组织的培训机构骗取钱财的情况,涉及6所高校上百名学生。(3月23日《新京报》)   应该说,大学生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