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简历技巧                                                                    

什么叫学历“查三代”

类别:简历技巧  时间:2024-12-27   已浏览: 2835 次
    吉林省某重点高校博士生刘生(化名)最近很苦恼,因为她的“大学教师梦”可能破灭。一名年轻教师不久前告诉她,现在随便什么高校招聘教师,都会要求应征者有硕士、博士学位,很多高校还要查其本科学校是否重点大学,甚至要看学生所读高中是不是市重点、省重点。
  这席话对于一直以“做大学教师”为人生目标,但“过去的学历”不太辉煌的刘生来说,无疑是一记重拳。近年来,每逢求职季,都会有一些硕士、博士曝出遭遇类似学历“查三代”的怪现象。有网友还总结出一句顺口溜:3个“985”,求职不受苦!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078人参与),57.5%的人感觉目前招聘中存在学历“查三代”现象。受访者中,92.3%的人受过大学教育。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查三代”学历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北京市某世界500强企业职员柯汉锋告诉记者,近年来众多高校扩招硕士、博士数量,不少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也随之水涨船高,部分名企招收高学历人才从事低技术含量工作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一些知名国企、事业单位学历“查三代”的现象已成公开的秘密,并不稀奇。
  柯汉锋认为,这与一些单位更受毕业生青睐有关,用人单位为了减少简历筛选过程中的时间、人力等成本,刻意提高诸如学校背景、论文质量等硬性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人力资源管理分会会长林新奇认为,学历“查三代”现象,体现出部分用人单位甚至整个社会,对本科教育更加重视,以及对扩招后的硕士、博士等教育培养质量存在担忧。另外,这表明不少人对目前高考公正性、选拔区分度的认可,他们认为经过高考区分出来的第一学历相对更公正客观。
  为什么一些用人单位喜欢“查三代”学历?调查中,63.0%的人认为原因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下招聘方随心所欲;42.6%的人坦言,非重点院校的本科生可能基本功不扎实;38.2%的人选择“高考更靠得住,硕士、博士的培养水分多”。
  不过,更多受访者(70.6%)认为,学历“查三代”现象是“唯学历是用”的社会风气使然。
  对此,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首席培训师钟谷兰“非常认同”。她说,用人单位查三代学历,与很多企业在招聘时不知如何挑选合适人才有关。另外,不仅是用人单位,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唯学历论”的观念。比如一些毕业生认为不该将第一学历作为大学教师岗位的用人标准,但如今不少大学生对“好教师”的标准,也停留在“这个教师是哪个学校毕业的”等观念上。
  柯汉锋告诉记者,自己身边虽有不少同学很有才华,但碍于“第一学历”欠佳,也没什么背景,于是一些“有自知之明”的同学,毕业期间直接放弃参加国企、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奔赴外企。
  “因为很多外企没有‘学历崇拜’。”柯汉锋在接触众多著名外企后发现,他们在面对能力相当的应聘者时,更愿意招收学历较低的人。因为在他们看来,学历较低者既然能与强劲对手旗鼓相当,说明他的领悟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更高一筹。
  哪些单位在招聘中喜欢对应聘者学历“查三代”?调查中,64.3%的人首选“政府机关”,接下来是“国企”(63.3%)和“事业单位”(62.5%)。其他还有:“高校”(37.4%)、“外企”(23.9%)、“私企”(14.3%)。7.8%的人表示“不清楚”。
  学历“查三代”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德资企业博世集团人事部的一名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当前确有不少企业招聘时查三代学历。但通过诸如学校背景、论文等硬性条件以期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只会筛出“会考试”的“伪人才”。
  “中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想得到长足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唯才是举’。”该负责人说,大多数务实的企业都不该“唯学历是用”。相比眼高手低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他们更青睐有项目经验、扎实肯学的“潜力股”。另外,真正客观的人才招聘,应根据职位要求进行综合实力考量,如一个职位本科学历就够了,那么在本科生与硕士、博士生较量时,就应能者胜出。一个有这种气度的企业,更能获得社会口碑。
  对于部分单位招聘时查三代学历,调查中超半数受访者(52.3%)表示“反对”;但也有23.1%的人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24.7%的人觉得“不好说”。
  林新奇认为,对于需要员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的用人单位来说,将“第一学历”作为选拔标准可以理解,但应仅作为参考,而不是“一刀切”地作为绝对标准。毕竟“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也并不完全客观公正,也包含许多偶然性。所以现在在不断改革高考制度,例如一些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和推荐制度。因此,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应面向未来,而不是回看过去。
  学历“查三代”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调查中,74.9%的人认为这会加剧唯学历是用的社会风气;66.3%的人觉得这会造成新的就业歧视和不公平;64.5%的人认为,这会加剧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情况;另有40.4%的人选择“弱化‘学习改变命运’的观念”。
  林新奇认为,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才评价机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看待学历和出身问题。我们还应进一步促进教育均等化,比如改良高考制度,对目前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及学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要消除学历歧视,应从国家公务员招考抓起,清理事实上存在的学历歧视规定;其次,应给所有各类教育、各类学校平等竞争的环境,消除教育与学校的等级观念,从而引导社会打破“学历情结”,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再次,要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相关文章阅读

1、创业故事:80后创业男孩用小火柴做出一番大事业 80后的沈子凯说: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是的,当人手一个ZIPPO时,拿着火柴的你就成了一种

2、小本创业一定要学会精打细算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以及对优裕生活的渴望,更多的人怀揣着强烈的赚钱的渴望,他们纷纷走出舒适的办公室加入到创业的大军中来。人们曾经将创业形容为“下海”,这的

3、如果你遇到了非常唠叨的工作搭档 小G是一个上进又努力的同志,可以说是绝对的五好青年,但领导给他派来了一位超唠叨的大姐做搭档。本来小G一个人安静努力的人,自从遇到了这位大姐,小G的开始变得烦躁,因为这位唠叨的搭档让小G越来越受不了,他

4、行动力决定自己的职场前景 人人都想在职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达到事业顶端,使自己名利双收。但是,职场,一直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这个产业链中,没有绝对的能力和过人的长处,想要获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拥有绝对的能力和过人

5、东软刘积仁的成功经验谈 3月16日,中国精英网络电视平台优米网走进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著名主持人王利芬对话东软集团董事长兼东北大学副校长刘积仁,与年轻人分享东软创业历程和人生的感悟。   三小时的对话,围绕“累积个人软

6、广西:大力扶持青年创业 大学生创业网讯 新年伊始,一则令人兴奋的短信飞快地在广西各级团干部手机中转发:2009至2010年,广西全区共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12.77亿元,扶持5.54万名青年创业,扶持青年人数连续

7、打造英文简历基本原则 和一般中文履历的表现方式稍有不同,就整体来说,一份能够积极展现个人特色、优点以及潜力的英文履历是比较容易得到主试者青睐的。不过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商公司的主管毕竟通常是台湾人,过分夸张卖弄的语气还

8、最吃苦大学生创业开起烤红薯连锁店   “卖红薯没有什么不好的。”2010年的最后一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门商铺内,戴着眼镜的李铿锵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大学生身份,这天是25岁的他在大学卖红薯的第235天。“早晨8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

9、职场谎言认清了吗? 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群体中,都会有一些骗子。而身处于自由时代的职场,骗子都是升级版的,所以必须提高警惕。就如一个保险业务员给我们推销保险,不可否认他是为了我们好,但是依然需要弄清楚,他向我们推销的

10、现代农业为大学生农就业创业提供了新领域 投身现代农业大有可为。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的杨杰是我市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他还帮助父亲管理着市三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大小事务,是我市农业战线上名副其实的“闯二代”。正是对农业的一份特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