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将创业与专业相结合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4-02-19   已浏览: 2412 次
    每到周末,温州市科技职业学院内的“亲子农庄”就会迎来很多家长和小朋友。他们来到自己认购的菜园子里体验田间劳动的乐趣:收菜、锄草、浇水、施肥……

  如果小朋友们没时间打理自己的菜园子也没关系,在实地耕种后,农田主人可以通过“亲子农庄”网站的视频实时观看作物的生长,不管是整片作物的长势,还是各片叶子有无虫害,都一目了然。在电脑上点击“浇水”、“施肥”等按钮后,菜园子里的农技人员就会得到指令,帮助农田主人打理这些农作物。

  这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是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经贸管理系和园林系师生共同开发的一个创业项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农’字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拥有坚实的农业科研基础,指导学生进行农业技术类创业很有优势。”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谢志远说,大学生创业不是卖菜、摆地摊,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亟须转型升级,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是出路。

  创业教育不仅是技能培养,要向素质教育转型

  近年来,我国高校陆续开展的创业教育,大多是为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因此,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基本停留在培养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层面。在很多院校,创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课或者就业指导课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创业教育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讨。”谢志远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不高。当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但是很多高校一直以来还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准确地把握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趋向,历史性地承担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任务。

  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份“意见书”进一步明确指出,开展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创业教育的理念由技能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把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理念中。

  “由此可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培养其创业的能力、素质和独立意识。”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KAB高级培训师刘帆说,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使其具有敢于创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

  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在推进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该学院对三大专业群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内容,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农业类学生开展现代农业创业机遇的分析,开设创意农业、农产品经营等,树立农业类学生创业意识与信心;对信息类的学生,主要关注商业化的过程,开设市场营销、风险资本等,有助于避免学生在了解市场前景之前进行产品开发的错误导向;对经贸类学生,由于拥有了系统的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的商业知识,针对他们的创业教育主要关注初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管理与成长。

  创业教育不是第二课堂,要搭建专业创业平台

  当前,大多数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学主渠道以外的一个附属部分,往往是由团学工系统举办类似于讲座、论坛、创业计划比赛等活动来推行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纳入正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体系之中,即使现有的少数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其教学模式也往往局限于开设《创业管理》、《KAB创业教程》等选修课程,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与发展空间,没有真正做到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谢志远认为,创业教育不是第二课堂,学校要搭建专业创业平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才是出路。

  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全面修订人才培养计划,逐步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联动的完整创业教育体系。

  学院规定,创业课程必修学分和创业实践认证学分共10分。

  在试点专业的专业教育中,设置创业实务、专业创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为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理论与知识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载体,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搭建专业创业平台,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当中,成功实现自主创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5个系都有与专业教育相对接的学生专业创业园。园林系,有创意农业园,中小学生可以到大棚里面来进行DIY,自己制作精美的小盆栽;信息系,有大学生网商创业园;动科系,有宠物医院,学生学习专业后,可以马上进行创业实践。农生系的现代农业创业园,已成功开发出10多个农业项目。有一位同学利用学院提供的技术,成功开发出新品种水果玉米,只要玉米一出地,就被市场一抢而光,后来,这个同学带动周围的农民一起种玉米,让农民切实得了实惠。目前,在现代农业创业园,已经孵化出农业小企业6家,成立农业创业工作室10多个。

  创业教育呼唤“顶层设计”

  在我国,高校学生创业的动力,最初往往来自学生自身自发地形成的。例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发端于1997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团委借鉴国外的做法而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创业实践,多数是学生自发创办的,主要面向校内市场的、侧重于日常消费品的经营项目,缺乏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基本属于生存创业。

  谢志远呼吁,如果能在学校有组织的引导、导师有意识的指导下,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既能有效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又能大大促进学生创业实践由生存创业向机会创业转变,有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

  例如,福州大学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通过与社会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网络,包括各种孵化器和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校友会、创业者协会等,形成学校、社区与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也明确提出建设创业型校园,建设一组创业示范店、一条现代农业创业街、一幢创业楼、一片网商创业园。该学院还开辟了“导师+项目+团队+基地+农户”的农业类学生创业途径。现在,已经有38个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业,有水培植物、迷你菜园、水果玉米、无土栽培、盆景果蔬等项目。

  谢志远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继培养学生学术性、职业性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各个高校应该主动强化学校对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推动创业教育自上而下的开展,形成创业教育的体系。这样,既有利于学校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更利于创业教育的规模化、水平化、层次化的推进。


相关文章阅读

1、90%上海高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 上海市大力开展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目前90%以上高校已实施创业教育,开设了1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近85%的高校建立了各种规模的创业基地。同时,通过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创业零首付等优惠政策的实行

2、传统文化论文: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 摘要:朱熹主张“恻隐是情”“四端皆情”,强调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互动。王夫之则严格区分“四端”“七情”,批评朱子“以性为情、以情知性”,混淆了性与情、道心与人心的界限,认定已发的道德情感仍然是

3、顼世栋:80后海归的新锐别样服装创业路 1985年出生的顼世栋,是这群海归里面最耀眼的一位。金融危机风声鹤唳,而新近在深圳召开的海归联盟难度大会上,一群20岁出头的创业者却声称“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如今,他已经是一家年收入过1.5亿元

4、变身500强名企女公关的美丽传说   提起公关,那要追述到2007年我大三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有天一个同学去了公关公司实习,让我第一次真实的听说“公关”这个词。其实早在大二的课堂上,我确实学习过“公共关系”这门课

5、“被就业”风何时是尽头? 只有先签订就业协议,才能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些老师类似的暗示,让部分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不得不临时找一家单位在就业协议上盖章,冒充已被用人单位接收。高校毕业生离校之时,类似的“被就业”

6、制作漂亮简历的七个禁忌   准备简历,请注意七个“不要”:   1、不要像写论文那样准备厚厚的一本,企业看一份简历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要善于抓要点,长度不要多于2页A4纸;   2、不要把跟职位和工作无关的兴趣爱好都写

7、数学论文:激趣教学可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小学数学中的能被2.3.5整除的书的数学,虽说知识不算深奥,学生却不易掌握,更不易记牢。在以后的运用中就更谈不上灵活了,所以我在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采用了激趣法教学。首先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此堂课

8、中国矿业大学力顶学生创业 张文清、党文琦、董蓓蓓,3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创业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创办了惜墨翻译工作室。初见3位女孩,青涩、文静、腼腆,笔者很难把她们和“老板”联系在一起。交

9、又适逢毕业季,你是否做好了求职的准备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悄然来临,准毕业生们是否已做好了求职的准备,在机会面前一蹴而就,顺利谋得自己心仪的岗位呢? 以往我看的求职节目里成功率都比较高,几乎可以说十成十能求职成功;但这一次的求职者成功率非常

10、年后“欲跳族”正在紧锣密鼓的“未雨绸缪” 春节的脚步临近,此时人才市场也渐显清冷,一些单位正着手做年终总结以及来年的招聘方案,而求职者也开始放缓了求职的脚步准备回家过年。此时,表面平静的人才市场,实际上在招聘与求职方面是否有所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