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涟城镇工业集中区,刚刚落户的盛邦制刷厂厂房里,还散发着浓浓的油漆味。24岁的“老板”侯一凡在这里忙碌着。侯一凡是2009年7月来到涟水的大学生村干部。一年多时间,侯一凡不仅村官当得有声有色,还成了一个年轻的“企业家”。“涟水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村干部搭起了创业舞台。”“这一年多来,每当企业遇到融资、招工等难关一筹莫展时,县里都会向我伸出援手。”说起自己在涟水的创业经历,侯一凡感触尤深。现在,除了制刷厂,侯一凡还在涟城镇工业集中区办起了手套厂。
如今,像侯一凡这样的“创业型”大学生村干部在涟水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创业在这里已成为一种“潮”:来涟任职的15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中70%以上有了创业项目,其中投资30万元以上的项目31个,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激励引导:让大学生村干部“敢创业”
涟水,是全省大学生村干部最多的县之一。如何培养这些刚出校门甚至远离亲人的“80后”,着实让县委县政府动了一番脑筋。可喜的是,几经探索,涟水走出了一条适合县情、符合人情、切合民情的育人之路:亲情留“心”,责任留“人”,创业留“根”。
为了让大学生村干部尽快成长起来,走上创业之路,成为基层致富的领头雁,涟水注重引导,强化激励,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让年轻人敢于当老板。
创业实践汇报会、创业经验交流会、创业现场观摩会……在涟水,大学生村干部看到的、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创业”。一些“创业型”大学生村干部成为当地的“新闻人物”。而身边的榜样,也使大学生村干部学有标杆、干有目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大家的创业激情。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村干部嵇芳,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创业座谈会后,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到村仅3个月就兴办了雨露医疗器械厂。去年,嵇芳投资550万元创办的涟水县雨露塑料有限公司开业。这是她自创办雨露医疗制品项目掘得“第一桶金”后,“二次创业”上马的又一工业项目,目前企业已经成为今世缘酒业配套产品供应合作伙伴。多方给力:助推大学生村干部“勇创业”
创业路上多坎坷。仅靠热情,难以成功。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来说,项目、资金、技术成为创业的几大关键点。对此,涟水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帮着挑项目、找资金、学技能,助推大学生勇于创业。
县里编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手册》,按照“投资少、风险小、收益快”原则,遴选出50个创业项目供大学生村干部选择;成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顾问团,组织有关专家上门服务,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问诊把脉”,指导大学生村干部围绕自身的专业优势选项目、围绕任职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选项目、围绕市场需求选项目。北集办事处朱桥村是回民集居地,当地有屠宰加工牛羊肉传统,大学生村干部吴松接受项目建议后,创办了淮安市福盛堂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牛羊肉真空包装礼盒。
不差劲头“就差钱”,是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遇到的共同难题。涟水将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纳入全县“农村党员干部致富工程”范畴,优先为他们办理贴息贷款,出台《涟水县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设立1000万元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与省有关单位合作实施“创业富民、阳光育才”工程,为每位创业的大学生村干部提供不少于10万元贴息贷款。对创办规模比较大、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可以提供50万元以上的贷款。全县先后有35名大学生村干部拿到贴息贷款近500万元。
涟水为创业大学生村干部量身定制“培训菜单”,进行涉农政策、企业管理、养殖和种植等知识培训,从县直部门选聘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指导员”,在乡村选择创业大户作为他们的“创业辅导员”,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全程服务: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创大业”
涟水积极构建服务平台,打造“绿色通道”,扶持大学生村干部创大业。
在企业注册、场地安排、环保评估、证照办理等创业涉及的方方面面,涟水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便捷服务,做到手续化繁为简,效率能快则快,费用能免则免。县工商局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优先受理、优先登记、优先发照,同时免收登记等各项费用。县地税局根据税收政策,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在同行业中执行最低标准。县卫生局公开承诺大学生村干部自主创业,涉及办理卫生许可项目,将予以全程帮办,并免收所有费用。县软环境办公室为创业大学生村干部发放“绿卡”,对创业项目挂牌保护,实行分段管理和服务。
该县选派大学生村干部到县开发区企业、管委会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南禄办事处东兴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王坤,先后创办了东兴肉鸽养殖场、淮安市太和食品有限公司。他一度认为小公司管理无所谓,就是查查出勤,发发工资,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发展总不太顺利,效益进展不明显。市委常委、涟水县委书记李卫平了解情况后,协调安排他到县开发区广梅制衣有限公司跟班学习。现在,王坤非常感慨地说,经营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管理出产品,管理出效益,管理也出生产力。
相关文章阅读
1、找工作可以不“拼爹” 大学生就业机会更显公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2011年,我市在就业政策方面有哪些“给力”的举措?带着市民的期盼,近日,记者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自主创业:能获得资金支持 为引
2、职场应届大学生平均每周都要加班8小时
第三方教育调查机构麦可思20日发布新一期2010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结果称,受访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此期间每周平均加班时间为8小时。 从性别来看,男生每周平均加班时间(9
3、没有学位 简历要如何制作
因为别人有学位证书而你没有,与你一道的求职者们找到了好工作,把你留在了泥泞中?遵循以下的诀窍将你的简历做到最好,然后和其他有着更具吸引力的教育背景的求职者竞争。 突出你最过硬的证书 想想雇主为
4、男女求职月薪相差300元
昨天,蜀都英汇人力资源市场、宇辉人力资源市场举行了一场针对女性求职者的公益招聘会,现场提供的岗位有4000多个。 宇辉人力资源市场调查分析表明,现在低端岗位、针对大学生的少数岗位还是存在隐形就业歧
5、职场女性的职场底线
职场中,女性比男性生存要艰难得多,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也要多出好多。况且,大多数的职场女性除了要顾好自己的工作,还必须兼顾好家庭,照顾好自己的家人。虽然很多的职场女强人让很多男人不容小觊,但是遇到超级大男
6、频繁跳槽弊大于利
在人才济济,竞争力极强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频繁的选择着适合自己的工作。那么频繁跳槽究竟是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是弊还是利呢?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那我个人从自己的经历来说就是频繁跳槽弊大于利
7、年后“欲跳族”正在紧锣密鼓的“未雨绸缪”
春节的脚步临近,此时人才市场也渐显清冷,一些单位正着手做年终总结以及来年的招聘方案,而求职者也开始放缓了求职的脚步准备回家过年。此时,表面平静的人才市场,实际上在招聘与求职方面是否有所变化呢?
8、冷风中透出的那丝暖意
这个城市的气候现在变得很奇怪,在冬季,出太阳的时候也热得要命,而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却冷得要命。对于在去年过了一个暖冬的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得多。 12月25日,是西方人一年一度的盛大节
9、太原市就业的最主渠道为民营企业
1月17日,市中小企业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市中小企业总户数达到17.81万个,其中,私营企业4.16万户,新创办0.56万户,同比增长15.56%;个体工商户13.
10、看办公室白领们的困扰
别看办公室白领们外表光鲜,穿着时尚体面,一路走过都能惹来羡慕or仰慕的眼光,事实上,办公室白领们的隐性杀手可多着呢!光污染、电脑辐射、通风不良、脊椎、颈椎、缺少运动导致的肥胖…… 大多数的办公室白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