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是否“技术+资金=成功”?昨天发布的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复旦分基金白皮书显示,在书生老板中,失败者可能原因各异,成功者却往往具备相同特质。目前我国在大学科技园中创业的大学生已近万人。究竟怎样的企业能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学校、社会扶持发展,如何用力才恰到好处?这些,成为在实践中不断求解的思考题。
企业:紧跟市场,学会“微调”
《白皮书》中分析,复旦分基金支持下40家运行良好企业最大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调节能力强,当发现最初的盈利模式设想与市场难以对接时,能迅速调整,不断寻找技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基金有关负责人说:“创业学生应该像向日葵一样,扎根深厚的技术土壤,同时追寻市场商机的阳光。”
由复旦博士团队领衔的上海复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初希望凭借电子标签技术,打开酒类流通、旅游导览领域的市场。然而实际操作发现,由于准入这一市场的技术壁垒不高、竞争十分激烈,公司资本又有限,勉强做下去,这块业务收入将难以支撑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成本。怎么办?博士们调查市场后,依旧看好电子标签技术的前景,但他们同时意识到,必须开拓出新的具有更高准入门槛的应用领域,才能保持业务稳定增长。如今,他们将电子标签技术成功应用于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导览中,已先后与杭州萧山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等合作,市场拓展初见成效。
创建上海健元生物科技的化学系博士朱化星和他的伙伴们认识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研发,若要顺利完成新药的研发,就必须调整业务构成,采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alpha2b融合蛋白”的高新技术研发,一方面寻找与蛋白提取相关的“短、平、快”项目,稳定营业收入,保证现金流。
学校:善于放手,鼓励独走
采访中,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生创办的通讯企业需购买一台10万元左右的服务器,却没有像大多数公司那样主动选择厂商、对比性能价格,而是第一时间找上大学创业园的老师,希望由他们出面选产品、谈价格。一位高校创业部门负责人直言,这样的小事都如此过度依赖,怎能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专家指出,相对于庞大的年轻人群,目前选择创业者仍是凤毛麟角。这种“少数派”身份,客观上也容易引来过度呵护。“大学生创业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帮上尽量帮,总不能眼看着他们走弯路”,在这种心态下,有些原本应由创业者自己体会的甘苦艰辛,都被好心者代劳。这样的创业,可能会有一时的成功辉煌,却难以可持续发展。
许多创业园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孵化服务,都应该坚持“大学生是创业主体”的原则,学生需要的时候不能缺位,不需要的时候也不能越位。如在申报经费、项目评审等学生不熟悉的领域可以给予大力协助,而在一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务性工作上,也不可越俎代庖。园区可将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列成“菜单”,让创业大学生自主、冷静选择,更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早以“创业者”身份,而非“被扶持者”身份应对难题,逐步培养企业家精神和职业素质。
个人:边当水手,边学做船长
多位高校科技园负责人坦言,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不少学生前来咨询、申请项目,动力不是来自于创业激情,而是将其作为找不到工作的“最后一条路”。如此“被创业”,显然属于仓促上阵,结果可想而知。
专家指出,大学生创业,只有充分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过硬的技术准备、细致的市场准备,才能走得更稳。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小俞创建了一家软件公司,刚刚获得多家风投注资,而这距离他毕业已有3年多时间。当年,小俞有三个选择:一是办软件公司,凭借已被业界认可的编程能力,圆创业梦想;二是接受对毕业生颇具诱惑力的过万月薪,就职于小型软件公司;三是投身业内大型企业。踌躇再三,他最终决定:“一个编程天才,未必能当得了好老板。用一个管理者来衡量自己,我还差得太远,要学的还太多。”他决定先在大型企业中边工作边学习,学习一流的开发经验和大型项目的管理模式。
3年“修行”,收获良多。在大公司工作,让他学会了精确评估开发项目所需的时间,然后将时间“拆分”,做到哪一天该干些什么都心中有数。自己做老板后,这种严谨的观念和精确的时间管理模式,让他和团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边当水手,边学做船长”。上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王佩华老师说,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可能会遇到资金、经验不足等问题。通过就业,可以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企业运作的一些基本规律,这同时也是一个原始的资金积累过程。只要不损害原来工作企业的利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意识地先就业后创业的模式是可行路线之一。据悉,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去年推出新政,大学生毕业五年之内,若有意创业,均可申请支持。
相关文章阅读
1、又是一年毕业季,各种搞怪另类的告别式
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各莘莘学子们均以各式各样的形式来对即将离别的校园作最后的告别。 但隐藏在这些疯狂之下的,也有着毕业时最无以言表的复杂心情。对于大学生毕业生们来说,毕业后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而现在的
2、“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国各地兴起新热潮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载体建设的热潮。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3个载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为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形成了从项目初选到产业化的孵化服务链。 近年来,
3、领导啊!你这样的处理方式为哪般?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辞职了,原因在于不满领导对她所做事情的处理态度,愤而辞职。 事情源于我这个朋友私自处理了一笔业务。朋友在一家连锁药店其中一个店任店长助理,那天有一种药品做活动,买一大盒赠五小盒,下午
4、大学生民工化 就业心理如何平衡
随着“民工荒”和“涨薪潮”越来越受到舆论关注,与之相关联的一个新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出身农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毕业后却又与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和这些未曾“越过龙门
5、创业新玩法 大学生村官微博卖瓜
微博卖瓜、蘑菇种植……27岁的胡建党带着村民“干出个模样” 党支部书记换届选举,80%的村民把票投给了这个大学生村官 ■也曾苦闷彷徨,只好用体力上的宣泄来给自己的心理减压。 ■与其花
6、微时代的微博创业之三大雷区
微博的繁荣不是简单的业务问题,而是围绕微博的复杂生态环境的问题。微博平台提供方必须顶着各方压力,前瞻性地把规则建立完善起来。 在很多人的眼里,微博就是中国的Facebook,上面机会无限。
7、制作网络简历也要多注意
在求职过程中,一份简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你和那些谋面或未谋面的HR人员中构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让招聘的HR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你。然而制作一份好的简历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首先,在数量上,最好不
8、璀璨的表面背后是无奈
模特,是一种职业,具体工作是做什么的?相信上至八十岁,下至小学生,没有不知道的。 不管是T台模特,还是仅做为平面模特,在普通大众眼里是非常独特的存在。美丽、时尚、光彩照人,永远站在潮流的前端……能站到
9、河北:选聘3815名大学生"村官"
新华网石家庄3月15日专电(记者齐雷杰)记者从河北省委组织部获悉,2011年河北省将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3815名,任职期限一般为3年。网上报名工作自15日正式开始。 按照规定,此次大学生“
10、最吃苦大学生创业开起烤红薯连锁店
“卖红薯没有什么不好的。”2010年的最后一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门商铺内,戴着眼镜的李铿锵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大学生身份,这天是25岁的他在大学卖红薯的第235天。“早晨8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