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60%大学生喜欢成功的创业案例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4-08-19   已浏览: 2023 次
    毕业后,大学生小吴准备在学院路创业开咖啡吧,但他之前几乎没有看过创业报道,“我看经管类的书比较多,不过我觉得现实中的案例比较真实,也更能启发人。”在采访中,很多大学生表示没怎么关注过创业报道。笔者用随机自愿的方式,对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有关创业报道的问卷调查。对于问题“你什么时候看创业报道”,62%的被访者选择“感兴趣的创业报道就看”,选择“从来不看”和“基本不看”的则有34%。

  在大学生感兴趣的创业报道中,“创业者成长发展经历”是最重要的一个类别。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2%的同学选择看这种报道。比如,吉利大学学生陈苏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李书福的创业报道,“我对创业人物的传奇人生很感兴趣。特别是近乎从零开始的人。富二代的守业报道就不怎么想关注了。”已经创业两年的浙江大四学生顾过,最喜欢看股神巴菲特的创业报道。可以说,大学生对创业模范人物的选择,也和社会上普通创业者差不多。而相比那些业已成功的企业家的报道,同龄人的创业报道大学生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并不认为能从同龄人身上学到太多东西。

  除了创业经历以外,有关创业具体过程的报道也得到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在被调查对象中,有44%的被访者喜欢看“具体行业具体运行过程”。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张乐平喜欢央视“致富经”的报道,因为“创业过程具体详细,可复制性强,能给想创业者一定启发”。

  不过,有同学也对创业过程的可复制性提出了质疑。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任阳对创业报道就如此看待,“对俞敏洪创业经历的报道让我印象深刻,但那只是他的经历,不能复制。他的一些理念和精神倒是可以学习。”然而,像她一样希望关注创业者价值观的同学并不多。调查中,只有4%的被访者对报道创业者价值观的文章感兴趣。经数据分析发现,这也与创业报道的倾向有关。大多数的创业报道主要关注具体创业过程,偶尔报道个人成长和个人价值观,信息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在调查中,有52%的被访者认为,媒体创业报道“广告意味较大”,只有38%的被访者认为,媒体创业报道“能够学到东西”。

  这种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创业报道的心理需求。上海工程大学学生贾晨说:“比较喜欢的报道类型是能将人物特征和创业历程结合起来呈现的。”只有将人物价值观介绍清楚,才能让人更加深入理解创业故事,才能有复制的可能。

  此外,对于成败案例的兼顾,也是创业报道需要注意的方面。调查中,64%的被访者倾向于阅读成功案例,36%的被访者倾向于失败案例。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白龙就对失败了很多次最终获得成功的创业案例感兴趣,“欣赏那种毅力”。但是,如今的创业报道中,成功的案例远远高于失败案例。“创业中国”网站近期做了一个“创业的30种死法”的报道,但也主要是观念层面的讲解。

  对于“媒体创业报道对你是否有启发”,44%的被访者认为“一般”,42%的被访者认为“有启发”。对于问题“创业报道是否能影响行业选择”,选择“能”的为6%,60%的被访者选择了中间选项“一般”。这都显示,极端喜好或者厌恶创业报道的大学生较少。因此,创业报道还有提升空间,可动摇选择“一般”的人。

  创业报道的重要性,则可以从这个调查中看出:在家庭、朋友、媒体报道、学校教育4个因素中,大部分被访者认为对创业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家庭、朋友、媒体报道、学校教育。由此可见,媒体报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是非人际传播影响就业的好办法。

  实际上,也已经有大学生因为创业报道的影响,进行了创业实践。吉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王钊,在看了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卖人参建扶贫基金的创业报道之后,受到启发,希望开始创业。他后来考上了吉林省集安市的公务员,在商务局工作。然后,他与报道中的主人公殳浩丞联系,规划合作。王钊邀请殳浩丞来到集安市,告诉他自己准备在集安市清河镇矿山村建一个名为“参参不息”合作社,开发人参资源,进行工厂建设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申请建国家级山参保护基地。如此,可以使周边的参农都参与进来,用他们的参地入股,建立一个股份制人参开发企业,解决不少工人农民的就业问题。王钊介绍,集安市政府将给他许多优惠政策建设这个项目。


相关文章阅读

1、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我们哇哇落地开始到我们死去的那天,在我们生存并为之奋斗的过程中,都处在一个需要学习的阶段,区别只在于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并做到持之以恒是一件艰苦的事,想要做到最好更不容易。 当今的社会是人才和知识爆

2、传统文化论文: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 提要:本文认为,朱子对《大学》阐释最根本的一个向度是《大学》“三纲领”中之“止于至善”。在朱子看来,“至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善”,小学的工夫成就的是“善”,即使人做一般意义上的好人,而大学则

3、也说80后的奋斗 一部《奋斗》的热播让人们对80后的成长有了更为精确的认识,但现实中80后的奋斗是否真的就如电视剧中所讲的那样呢?恐怕未必尽然。 个人认为,《奋斗》中的几位男女主人公真正为之奋斗的不是生活,而是感情吧!

4、如何与讨厌的同事一起共事   在办公室上班有时感觉和出演一部肥皂剧差不多——当你身处办公室时,所有真实生活中的麻烦事和痛苦似乎都被放大了,比如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擅长拍领导马屁的马屁精,这些都让人倍感无奈;还有一些人似乎在公司

5、“春招会” 现场异常火爆 432家企业招兵买马,16979个岗位虚席以待。26日,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中国·大连2011春季人才招聘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星海湾世界博览广场成功举办,吸引了我市高校、东

6、大学生创业从卖鞋开始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刚毕业那会儿,我也在究竟选择就业还是创业之间徘徊。”做了一年多鞋商的李贝,已经开了2家分店,并打造了自己的鞋品牌。 创业走上卖鞋路 2008

7、细数将来可能会消失的行业 社会不断发展,淘汰了许多不再适应社会前进脚步的各种事物,被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科技的事物所代替,包括人们的日常用品等,社会行业当然也不例外。 随着市场的全方位不断提高,一些行业被淘汰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8、毕业生的就业必修“课” 各大高校求职BBS热闹起来,其中大多帖子都围绕着“求职准备”展开讨论。那么准毕业生们的焦点问题有哪些?记者采访后总结出要准备七大“求职功课”,还没有完成的同学可要抓紧了!   功课一:撰写简历

9、藏于记忆深处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上,会有许许多多的记忆藏匿于我们的脑海深处,时不时的跳出来让我们感到开心或者悲痛。那些曾经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或悲伤,或开心,或失败,或成功……这些往事藏于脑海深处,决定着我们做人的

10、中国矿业大学力顶学生创业 张文清、党文琦、董蓓蓓,3名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创业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创办了惜墨翻译工作室。初见3位女孩,青涩、文静、腼腆,笔者很难把她们和“老板”联系在一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