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场知识>> 创业之路                                                                    

云南 大力支持扶助大学生创业

类别:创业之路  时间:2024-06-09   已浏览: 1903 次
    记者日前从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帮助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大学生享受“贷免扶补”政策,省教育厅已将今年全省教育系统承担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州市教育局及高校,争取通过早启动、早实施,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根据云南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今年,全省教育系统将承担扶持500名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的任务。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高校资源分布状况,省教育厅及时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州市教育局,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并及时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以及农信社、高校沟通,尽量为申请“贷免扶补”政策扶持的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帮助。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受理和推荐并做好跟踪服务。同时,结合从今年起实行的对妇女申请“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额度可放宽到8万元的新政策,积极做好扶持女大学生创业的指导与服务工作。

  为认真贯彻近期国家出台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减免政策,省教育厅要求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审核发放工作,帮助落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工商注册、行政审批、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各高校建设创业教育基地,设立创业教育资金,编写创业教学教材,推广创业教育优秀成果,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等社会资源,创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制定配套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去年,我省有1246名高校毕业生通过政策扶持实现创业就业,其中获得“贷免扶补”政策扶持的近四分之一。昆明市为完成“贷免扶补”任务,对全市14个县(市)区、3个开发(度假)区进行了任务分解和培训,并积极与就业部门和农信社联系沟通,拓展创业空间。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帮助179名高校毕业生获得政策扶持,占全省总数的50%。各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制订毕业生申请“贷免扶补”政策的实施细则,开展政策宣传和“一对一”指导服务,并设立创业基金进行表彰奖励,多措并举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关文章阅读

1、大学生创业勇气底气 日前,在今年第八期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培训班毕业典礼上,一位老师感慨地说:“现在参加创业培训班的人比以前多了,但与几千人的高校毕业大军比起来,真正能迈出这一步的大学生仍然少之又少,勇气、资金、项

2、大学生创业 到处都是“金点子” “尽管公司刚成立,但生物能源产业前景已可以预见。”6月7日晚,在西南石油大学举办第八届创业设计大赛决赛现场,以开发生物能源为创业内容的研究生宋常清得到了6位评委的全票,夺得了今年创业大赛金奖。

3、清明节和兼职 好几年的清明节,我都没有回家祭祖了,今年也一样没有回去,心里是很不好受的。 清明节算是个不太喜庆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祭祖的节日。每年的4月5日前后,全家人带上香烛纸钱到先人的墓前祭拜,顺便清扫一

4、美术论文: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的实验 构想: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

5、薛子蛮:创业关键是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 薛子蛮:所有创业的人都有一个梦想,都要完成这个梦想,我作为一个老头儿,也搞过创业,也有一些成功,也有大量的失败,我主要想给大家泼冷水。我想每一个创业的人,在你们创业以前,一定要想清楚,你这件事是为

6、梦想旅程,从科技创业园开始启程 走进市科技创业园,优良的创业环境、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强大的孵化功能让入驻园区的企业赞叹不已。自2000年创办以来,市科技创业园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作用,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

7、济南:为海归搭建创业平台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唐代诗圣杜甫的千古绝唱,浓缩了济南的书卷之气,道出了济南2600多年来的文化底蕴,更表明了济南这座历史名城对人才的容纳与宽容。阔步迈入“十二五”的济南,将继续放开眼界、

8、工作执行力的重要点 一家企业下属员工的工作执行力强与弱关系到该企业的发展,而该企业领导人的执行力强与弱是该企业是否能往良好大方向发展的关键。 外企或是国内的大企业、小企业、私企等,都要求员工绝对服从为第一准则,其次是员

9、职场病,你有几种? 职场是个小型社会,在这个群体中,会有各式各样的人,不同的长相、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为人处事……每个人都会有不招人待见的地方,也有最为人喜闻乐见的优点。 职场病,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人无完人,事无十全

10、最创收的大学生创业园 每当有客人来工厂参观,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创业大学生陈彦君总要“忆苦思甜”。在团区委和区创业办的支持下,她创办的成都运蓉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从农家小平房搬进了标准大厂房,生产流程和工艺更加规范,产品不仅销